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3章亿万富翁了! (第2/2页)
一年学四年的知识,其实也是赚到了,省了三年的时间,当然前提是真的学到了。 3万块学费,加闭关辛苦一年,就能和导演系学生接受同样的教育,上课的都是同一批老师,教案都是一样的。 郭凡笑笑道,“老大,苏仑不是要拍嘛,你现在缺一个执行导演,我正好在京城电影学院的研修班认识一个同学,他是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跟你一个专业,我觉得人和专业能力都还行,老大你要不要见一见。” “简历给我看看。” “呃...他没简历,去年刚大四毕业,因为很想当一个电影导演,一毕业就报了电影学院的导演系研修班。” “不管什么人,求职的时候简历是必须的吧。” 李谦摊了摊手,“那我怎么了解他呢?” 这郭凡学法律的,还喜欢科幻这种逻辑性严谨的类型,怎么有的时候就会脑子宕机了呢,真是无法理解。 “他......”郭凡一时半会也想不到该怎么介绍,毕竟是一个没有经验、没有工作经历,严格来说还是个学生的人。 “算了,过几天你让他来一趟我看看吧,以后帮人家找工作,最起码得让他把简历备好。”李谦摇摇头,不过既然郭凡都来推荐,还是打算见一下,也耽误不了多久。 ....... 下午,李谦就拿到了王璐交来的财务报表,工作室现在所有的账目都在上面了。 钱这个东西,虽然有时候挺无所谓的,不过方方面面都要用钱。 、以及自己的新片,给吴经准备的新片,都需要投资,也不知道工作室的资金够不够。 仔细看着报表,这其实也是工作室从搬来京城之后,至今的所有资金数据,毕竟总共才过去一年半。 一部电影的分成,通常下画后的三个月之后分成才会到账。 也就是说1月1号上映的片子,最快5月份能拿到钱。 制作成本750万,最终票房1.002亿。 李谦占70%的投资,扣掉基金、附加税接近8个点,剩下接近92%是9200多万。 这里面影院和院线有57%,剩下43%也就是3950万左右,扣掉光羡垫付的700万左右宣发成本,再扣掉10%光羡发行分成,投资方的收入就是2900多万。 1亿票房,分到手不到3000万。 不过这是扣掉了宣发费,一般像华阳、伯纳自己投资自己宣发,成本都是包在一起的,不是发行方垫付,就不用先扣掉。 2900万里李谦拿70%,也就是两千零几十万。 成本520多万,片酬拿了150万,也就是这部电影光票房就给李谦带来了1600多万纯利润。 而光羡的收入,15%投资里的利润是320万,发行收益也正好是320多万,纯利润640万左右。 这部电影,李谦的收入是光羡的两倍多。 的收益到账还得要一段时间,但是已经下画了,收入也算得出来。 2.604亿的票房,归属于发行方票房大约是1.026亿。 扣掉光羡先后投入的1500万宣发、拷贝费,还剩0.876亿。 这次光羡是8%的发行费,也就是700万收入。 剩下的8060万,李谦投资了65%,也就是5240万。 制作成本1800万,65%的成本就是1170万。 5240-1170 片酬500万,纯利润4570万。 光羡20%的投资,利润就是1240万,加上发行利润700万,纯利润达到了1940万,不到两千万 李谦赚的依然是光羡的两倍多。 当影视公司赚的还没有导演一半多的时候,对方红了眼也是正常的,差距太大了,是家公司就难以接受。 一开始还好,毕竟是赚钱了,但是一旦时间长了,那心里就很容易极度不平衡了。 坦白来说,光羡出力还要多一点,但是这些利润都来自电影本身,也就是说这钱得靠李谦拍的电影赚。 不管找哪家发行公司,都能赚这么多,但是光羡却找不到能给他赚这么多钱的电影了。 一个主打产品,一个主打渠道,也说不上谁该多赚,得看最缺的是什么,显然电影行业最缺的就是卖座电影。 该是自己的,李谦可不会大方。 凭本事赚的钱,为什么不要? 而且、这两部电影也都是这样,李谦的纯利润都超过光羡的两倍。 除掉的收入,这个还没到账,其他三部电影的票房收入,还有网络版权、电视版权、以及微乎其微的音响版权,加上账上原本的资金,接近5000万了。 不过投了250万,投了300万,投了1170万,其中500片酬已经到手了,不过打李谦个人的卡里,当平时零用了。 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开销,账上就剩3100多万了。 华影联合要注资600万。 虽然是小成本电影,不过场景多,群演、外景少不了,成本不会少,先定个800万。 同样有需要花钱的地方,1989年的很多建筑找是好找,但是也需要修缮一番,场景多,外景也不少,还有一点点特效,预算1200万。 这两部电影都比要麻烦的多,当然只是麻烦,毕竟场景少,难度却不如。 这就2600万花掉了,就剩五百万了。 沃日,没钱了,又变成穷光蛋了。 不过,两个月未见的宋戈,却在电话里给李谦带来了好消息。 那六部电影,宋戈、杜洋和哥伦比亚谈了一个初步的价格。 两部曲750万美元打包海外全版权, 海外全版权350万美元。 海外全版权120万美元。 海外全版权80万美元。 全都是买断,一共1300万美元。 连网大一起要了,上院线的可能性不大。 两部曲第一部还是网大呢,价格比还要高。 1300万美元,当初的合同好像是投资参与所有收益分成,也就是说,只有900万美元是自己的。 李谦也不心疼,自己得应得的那份,别人那份是别人应该的,他不会小气。 不过900万美元也是7000万人民币了。 加上账上的3100万,等于工作室的流动资金足足有一个亿! 刚才还一贫如洗,转眼就亿万富翁了。 这就是人生啊,大起大落让人措不及防。 不过,李谦还是请宋戈和杜洋再和哥伦比亚谈谈,能多卖点就多卖点。 第一次的出价,显然不是最终成交价,应该还有涨价的空间。 挂了电话,作为一名准亿万富翁,李谦就有底气了,自己的新电影和给吴经拍的那部动作片也有了充足的投资,完全足够花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