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七十一章 服从2 (第2/6页)
受的损害每人也都会同样遭受。 当我们承受出自这些源头的痛苦时,我们更多的是哀叹人类共同的命运,而不是自己个人的运数。 别人任意给我们造成的痛苦除了本身的伤害和损失以外,还有着某样相当奇特和苦涩的东西,也就是说,它让我们感受到了别人的优势——不管那是通过武力抑或狡猾——和相比之下自己的无能。 如果可能的话,造成了的伤害、损失可以设法弥补;但那额外的苦涩,亦即这一想法:“我必须忍受你的这些!”却经常给我们带来比原来的损害更多的痛苦,而要中和这种痛苦也就只能运用报复的手段。 因此,通过损害那损害了我们的人——不管运用武力抑或狡猾——我们也就显示了自己的优势并由此一举抹去了他所显现的优势。这为我们带来了我们热切渴望得到的一种情绪上的满足。 所以,一个人越高傲,或者虚荣心越强,那么,他就越加热切地渴望复仇。 不过,正如每一个愿望在实现了以后才让我们发现这愿望或多或少只是一种假象,复仇以后的感觉也是同样如此。在许多情况下,期望从复仇中获得的快感由于同情的作用而变了味道。 并且,我们做出的报复行为会在以后的时间撕扯我们的心,我们的良心也备受折磨,因为促使报复的动机已经不再发挥作用,剩下与我们面对的只是表明我们狠毒的证据。 我们每天都可看到,虚荣心的满足带给人的快感更甚于其他的快乐,但获得这种快感的途径只能是把自己与别人作一番比较。 对于人来说,最值得我们引以为豪的莫过于精神思想素质,因为人正是基于这方面的优势才优于动物。 因此,假如把自己这一方面确凿无疑的优势显示出来,尤其是当着其他人面前这样做,那就是一种极端鲁莽、冒失的行为。 这样人们就会受到刺激去寻求报复,就会伺机侮辱这个冒犯者。因为通过给人以侮辱就可以离开思想智力的领域而进入意欲的地盘,而在意欲这方面,人们都是相同的。 可能我们没有明确意识到,也许,我们是看重自己对他人的作用的,这种力量由他人对我们的见解的态度体现,我们憎恶那些自己对其不具备这种影响的人。 在我看来,这是对人的自尊最不堪忍受的伤害。 但是,我们对自己所受到的伤害和不幸的感受,虽然通常会非常强烈,但也可能非常薄弱。对自己的不幸几乎没有什么感受的人,对他人的不幸必然也总是没有什么感受,并且更不愿意去解除这些不幸。 对自己蒙受的伤害几乎没有什么愤恨的人,对他人蒙受的伤害必然也总是没有什么愤恨,并且更不愿意去保护他人或为他人复仇。 对人类生活中的各种事变麻木不仁,必然会消减对自己行为合宜性的一切热切而又诚挚的关注。这种关注,构成了美德的真正精髓。 “理由是一样的。爱是相互的,双方相互吸引。可是在自然的爱中,一方是要试图抑制对方的、令对方保持其本真的可爱本质。 对任何一个真正的爱者来说,如果被爱的一方毁了自己的天性和自我去认同爱者及其天性与自我,这都是最大的灾难。 我就是这么认为的:对任何一个爱者,这都是最大的灾难,他会尽最大的努力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地球和太阳,则找到了一种最完美的平衡。 而人则还没有。人要学的课程太难了,他的意识既十分复杂又十分有限。 我们在论述他人对死亡——这无疑是人的一生中最值得关注的事情——是否确信无疑时,必须注意到一点:人很难相信自己已经死到临头。 很少有人在临死时相信这是他们最后的时刻。这种自欺欺人的希望最容易使我们盲目乐观。它不断在我们耳边唠叨:“其他人病得更重,却没有死去。 事情并不像想象的那样毫无指望。 在最坏的情况下也创造了其他的奇迹广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我们过于自负,我们觉得,万物会因我们消灭而受到损害,它们对我们的状况不会无动于衷。 这并不难。在那里,如果我们不想像前一次那样转身走回头,便只能穿过叫“列国的荣耀尊贵”的房间,那间房的右侧有条通路,似乎是我们还未走过的,它并没有带我们回到原来的地方。 事实上,我们又经过“恩宠”和“智慧的心”,然后才到了一间似乎还未探访过的房间:“火从天降在地上”,但即使我们已获知三分之一个地球都烧毁了。 我们还是不知道到底我们所在的位置是在东边塔楼的哪一方。 这个暗示的价值,连那些以物质上的得失来衡量教育的人,也不能予以轻视的。这些人坚持把帐目加在一起,来精确地算出他们传授了多少可以够本的功课。 但是孩子和那些没有受过太多教育的人们,是住在一个人们可以不必每步都完全了解就能获得知识的原始乐园里。 只在这乐园失去了以后,必须去了解每一件事物的不祥日子就来到了。 那条不必经过了解的可怕历程就能达到知识的路,是一条宽大的路。如果这条路被堵住了,虽然世界的市场照常进行,而大海和高峰就无从到达了。 “是的,我们必须休息了,”说:“让我们找个可以避风的角落吧,累积一些体力,准备最后一程。”因为他觉得这应该就是最后一次了。 山外那块土地的恐怖和要在那边执行的任务,似乎都是很遥远的事情了,现在暂时不会困扰他,他脑中只有一件事情,就是如何穿越眼前似乎无法穿透的障碍。 只要他能够完成这不可能的任务,似乎远方的那个工作就会变得更容易执行了些。至少,这是他在身心俱疲、处在西力斯昂哥的阴影之下时的想法。 当然也不能无视这种可能性:钱是够多的,但是法官们把它塞进了自己的腰包,而没有用到司法业务上去。 根据k迄今为止积累的经验判断,这是绝对可能的;如果真的如此,这种不光彩的行径虽然会让被告瞧不起,但却能给他带来更多的好处;在一个确实是贫穷的法院里,这点是很难做到的。 k现在也明白,当初他们为什么不好意思把他带到阁楼上来,而选择在他的家里折磨他。 k和法官一比,条件多优越啊:法官只能在阁楼里将就着,而k却在银行里有一间宽敞的办公室,旁边还有一间会客室,他可以透过大玻璃窗,欣赏都市的繁华景象。 他生活在我们当中,虽然地位之差还不属于天壤之别,但他依然完全不同于一般市民。如果一个代表团带着一项请求来到他面前,他站在那里就像是一堵阻隔世界的墙。 他身后其实什么也没有,人们却在想象中听到那边有低声说话的声音,这大概是错觉,他就是将我们与整体分开的隔绝物,至少对我们来说是这样。 在这样的接见中只有见他。在我小时候,有一次一个市民代表团为得到政府资助前去见他,因为最穷困的城区被彻底烧毁了,那回我也在场。 马可到达一座城;他看见广场上有人过着可能属于他的生活,或者度过可能属于他的瞬间;许久之前,假如他及时停下来,此刻也许就会取代了那人的地位; 或者,许久之前,假如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