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逆行_始作俑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始作俑者 (第2/4页)

多年高来高去,连我也未曾见过您的真容呢,您依然还是信不过在下吗?”

    笑先生笑着说道:“信你,只不过我的身份不能让任何人知道。这些年你也赚了不少银钱,何必关心这些事情呢?有时候,人的好奇心不能太强。”

    笑面虎连忙点头称是,不敢多言。多嘴多舌断了自己财路是小,送了性命是大。

    笑面虎本是聚财客店的掌柜,土龙帮被灭后,笑先生第一个就是找上他。从那起,笑面虎就开始给笑先生当掌柜,选地方开夜市,雇人手干活,但自始至终见到的不过是一张面具。

    笑面虎憋得心里难受:“怎地就有人有这么大的能耐?”一不小心就将这句话问了出来。此时,不住暗骂自己多嘴。

    笑面虎正自后怕,却听笑先生问道:“事情都准备妥当了吗?”

    笑面虎赶忙回道:“先生,准备好了。”

    “嗯,那你先去吧。”看着笑面虎离去的背影,那张嬉笑的面具后面,冰冷的双眼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杀意。

    铺着猩红毛毡地毯的宽阔木台上只放着一把交椅,那是全场唯一的一个座位。

    清脆的铜锣敲过三响,笑先生依然是带着面具坐到交椅上,冷漠地看着台下站着的众人。

    这些人无论身份高低,他们都没有座位,但并没有人在乎这些。此时,他们因兴奋而瑟瑟发抖,不停地交头接耳相互低声议论,猜测着今天会有什么意想不到的东西出现。

    笑先生似乎对这些贪婪的人们十分厌恶,不耐烦地挥了挥手示意夜市开始。

    笑面虎心领神会地点点头,命令身后的壮丁在木台前的条案上摆好第一批货品,珊瑚树、东珠、千年野山参……均是难得一见的珍品。

    夜市中的规矩,每件货品单独售卖,轮流竞价,出价最高者得之。眼前这些东西,运回中原就可以翻上一倍的价格,足以让客商们赚的盆满钵满,每名客商都疯了似的报出自己的价钱。

    在这里,黄金白银似乎变成了最廉价的东西。笑面虎忙得不亦乐乎,笑先生则依然慵懒地坐在交椅里,对这一切毫不在意。

    场中站着一个胖的像猪一样的中年货商。此人身穿宝蓝锦袍,外裹一件描金缎面裘皮对襟大袖氅衣,头上东坡巾,正中一块寸许见方的羊脂美玉,圆润无暇,一看便是财大气粗之人。这胖子是夜市的常客,熟悉的人都叫他金无数。

    金无数在应天府经营一家珠宝行,指着久梁津夜和市发家,吃惯了好处,出手买货毫不吝惜,大把金银向外撒。

    第一轮货品半数都被金无数一人买去,此时激动得满面通红,氅衣也不穿,搭在胳膊上,满脸肥rou笑得乱颤。心想着,这次回去又可以狠赚一笔。

    第一轮货品不过就是暖场的前戏,真正的值钱的东西要一样样登场。真正大手笔的卖家从不会轻易出手,东珠、珊瑚不过是有价之物难入法眼,他们静静地等待着真正的压轴大戏。

    笑面虎一挥手,四个仆从每人端着一个红木托盘站到众人跟前。

    托盘上依次摆放着四件珍宝,一对内镶金细颈葫芦玻璃瓶,一张地图,一件一尺高矮的琉璃瓶,一个半尺宽窄的卷轴。

    此时,所有的商贩都还留在洞中。有些人是为了用口袋里剩下的钱赌赌运气,有些人纯粹是为了开开眼界。

    四件藏品一上,人群便开始聒噪起来。珍品之所以称为珍品,是因为少见,若不道明其理,寻常之人根本就不知道它们的价值所在。

    笑面虎重重咳嗽两声,清了清嗓子,众人顿时安静下来。接着,笑面虎朗声解说道:“这第一件货品,乃是一对采自波斯国的细颈葫芦玻璃瓶。

    这对玻璃葫芦瓶,通体透明毫无杂斑,乃是一件难得的上品。请诸位在想一想,这件玻璃瓶轻薄易碎,颈细腰细,如何能从瓶内将金箔镶嵌的天衣无缝,这份手工价值几何?”

    这笑面虎确实有些嘴上功夫。其实,大宋本国工匠也能烧制玻璃之类器物,但因质地较为厚重且多有杂色其中,因而名曰琉璃。

    若说将玻璃做得轻薄无色,却只能是波斯上品才能称为玻璃。但即使玻璃,在大宋朝也不算罕有之物,可经这笑面虎稍加描述,便将这手工钱卖上了天价。

    众人在笑面虎鼓吹之下,愁眉苦脸竭尽思考只能。这镶嵌金箔需要用小锤轻轻敲打才能均匀妥帖,这玻璃葫芦有颈有腰,而且颈歪腰斜真如自然长成一般,小锤怎能进去敲打?再说,即使能够敲打,如此轻薄的玻璃葫芦瓶又如何能够抵受得住。

    笑面虎着实会拿捏分寸,笑吟吟站在一旁故意不去报出价钱,先让众人自己在那里搜肠刮肚,吊足胃口。

    只待众人焦躁之时,笑面虎才朗声报价:“玻璃葫芦瓶一对,起价黄金一千两,每次加价不得少于黄金百两。”

    众人倒吸一口冷气,千两黄金的价钱可在京城买下一套小些的宅院,在此处却只能换得一对玻璃瓶,确是天价了。

    就连金无数这等豪商听到如此价格也只能干咽口水,今次他所买入的货物加在一起也不过就是千两黄金。可在这夜市里的东西绝不还价,只能多不能少。

    此时,金无数心里就盼着这东西没人买走,等他回去将今次货品出手,得了本钱下次再来买。

    可是这事情偏就计划不得,人群中就是有这个主儿,伸手就应了一千两底价。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像那人看去,只见一个干瘦的客商洋洋自得地放下了右手。

    旁人或许不识得,金无数却是认识。这人乃是江南富贾梁九仓,向来便喜欢和金无数抢东西,看来今次是攒足了金钱有备而来。

    金无数见是梁九仓,简直气得咬碎了牙根。也不知哪来勇气,一抬手道:“一千一百两。”

    众人顿时一片哗然,一抬手便是百两黄金出去,这可是平常人家一辈子想不到的金钱。

    谁知梁九仓毫不迟疑一抬手,又是一百两黄金,好像是和金无数铆上了一样。

    这久梁津夜市的东西拿到外面,出手就是个翻倍的价钱,金无数心知肚明怎能轻易放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