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400.曲终人不散,花谢笙不息 (第2/2页)
得更加柔和。 有枝叶,抑或是藤蔓从树干上挂下。或许不多,却让这片树林更具自然气息。 “爱衣,前面是一片湖呢!”种田梨纱望向视野清晰的前方,指向了有些异样光芒散出的前方。 “种酱,那个看起来不像是湖欸,面积没有那么大。”东山奈奈略略观察了一下水面的大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道路的材质也从石头变成了木板,就算只是轻轻踩上去,也能听到木板回应的声音。 你一言我一语间,她们来到了湖边。如同半月的弯道环绕着小半部水面,在水面与道路交界的地方,有着茂盛的水生植物。 道路的两侧同样有用麻绳固定好的木桩,不过却没有了灯光。靠外侧的道路上,偶尔有较大的树木垂下自己的枝桠,就快要接触到水面。 仿佛豁然开朗般,天穹不再有树冠遮盖,只要抬头望去,就能如愿以偿地看到夜空。 那异样的光芒完全展现在了她们面前,并非灯火,而是自然中的萤火。 村上悠距离她们还有一小段距离,所以他可以清晰看到女孩们被萤火映照的样子。 “村上桑!快过来,这里有好多萤火虫呢!”水籁祈向他招手,大声呼喊道。 女孩的脸庞在萤火的映照下有着说不出的美丽。 他加快脚步,走近她们,不过仍然站在女孩们的身后。 这如梦似幻的场景让村上悠也有些沉醉了。 “好漂亮……”迄今为止没怎么说过几句话的中野爱衣开口感叹道,语气中包含着见到了美景的满足。 “确实很美。”村上悠附和道。 “村上,帮我们在这里拍张照吧。”佐仓小姐走到了村上悠身边,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 “嗯,你们想要怎么样的姿势?”村上悠摸出手机,顺口问了一句。 说实在的,如果真想记录这样美丽的景象,画画可能比拍照的效果更好一些。 不过既然佐仓小姐说了想要拍照,其她人又没有反对,村上悠自然也没有意见。 佐仓小姐四处看了看,拉住了种田梨纱的手:“种酱,你说我们坐在这条木道的边上怎么样?” “嗯,应该可以。不过铃音,这个样子应该是不能滑水的。“种田梨纱仔细看了看一旁的水生植物,点了点头,顺便提醒了一句。 “我知道,只是要摆个好点的姿势而已。”佐仓小姐连忙回答了一句,并呼唤起剩下三个女孩的名字,“爱衣,奈奈,小祈,你们觉得呢?” “这个姿势虽然我觉得还不太行……不过就先这样好了!”水籁祈思考了一下,发现自己暂时也想不到什么好的姿势,只能就此同意下来。 东山奈奈和中野爱衣也没有反对。 五人在边缘并排坐下,离萤火虫贴得更近了一些。 女孩们手牵着手,轻轻晃动小腿,道旁的植物叶子被她们带着来回晃动。 “爱衣,水真的好清澈,都能看到我们的倒影。”刚刚坐下的东山奈奈望着脚下的水面,探出头去。 “嗯,还真是呢,晚上能看到这样的景色真是幸运。”中野爱衣也同样往前看了看,她的倒影同样清晰可见。 村上悠听着她们的话语,一时有些恍神。 他稍微离女孩们远了一些,关闭了灯光后,就在木道上拍下了相片。 他的摄影技能已经足够将这幅美景记录下来了。 “村上,好了吗?种田梨纱的声音传了过来,将村上悠从打量照片的状态中叫醒过来。 “嗯,我现在拿过来,你们可以看一下。”村上悠将手机交到女孩们的手中,微微仰头,望着天空。 天穹中繁星点点,没有丝毫云雾遮挡。 水面上荧光缭绕,夜空中星光洒落,女孩们靠在一起,观看着村上悠拍下的照片。 他忽然嗅到了一股淡淡的香气,似乎就是从道旁传出。 村上悠侧过头去,在树木之下看到了几株小小的白花,形如铃铛,一一垂挂在茎上。 它们四周似乎已经有不少已经凋谢的同类,只剩下区区几株,仍旧在这夏夜中坚守着。 村上悠走近花朵,蹲了下去。 “是风铃草……”村上悠低声说道,他想伸出手去采下一株,却终究没有做出动作。 风铃草在北海道的五月到七月间开花,少有在八月仍就能看到开花景象的。 只是村上悠叫出的是它的别称,北海道的人们习惯叫它铃兰。 木道边的女孩们看完了照片,正准备起身。 听见声音的村上悠站起身来,语气平缓道:“你们等一下,我有件事情想做。” 女孩们没有再试图起身。 她们好奇地转过头来,试图看看村上悠想做些什么。 眼前的男人拿出了一把小小的乐器,看起来有些熟悉,形状和之前他放在包中的东西有些相像。 中野爱衣反应过来,是他们在下了列车之后,村上悠说从一个小商贩那里买的。 村上悠轻轻捧着这缩小的竹笙,闭上眼睛,吹奏起了旋律。 和以前的郁金香发卡一样,宣称是买的,实际是自己做的。 晚风吹来,在树林的过滤下已经不再闷热,反而有了丝丝的凉爽。 女孩们的动作渐渐小了下去,沉浸在了村上悠奏出的旋律中。 小小的铃兰随着晚风而动,像真正的铃铛一样,为旋律伴入自己的节奏。 时间飞快,一首曲子很快结束。 女孩们从渐渐微小的乐声中回过神来,看向村上悠。 “嗯,一时兴起,随便吹一吹。”村上悠看着她们眼神回答道。 “好了,我们该走了,也不能一直呆在这里,还有回程。”他来到女孩们身边,看着她们一一站起,在拍了拍身上的灰尘之后再度启程。 村上悠仍旧跟在她们身后,吹奏着他小小的乐器。 他们一同离开湖畔,走过木道,只留下许多已经枯萎的铃兰,和几株仍旧绽放的铃兰。 曲终人不散,花谢笙不息。 (全书完) PS:后面有个小的单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