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2章:陆启的往事 (第1/1页)
陆启平和地讲起了她母亲的故事,声音不紧不慢的,有一种听故事的感觉了。 “我母亲是个苦孩子,从小父母双亡,十四岁时跟着同村人闯荡到水城。 她后来跟着同村的熟人进了工厂,在工厂学到了很多知识,过上了一种全新的生活。 慢慢地,她从一个普通工人升到了技术员,在一次偶然的庙会,她认识了我的父亲。 攫欝攫。两个人的感情升温很快,她们很快结婚了。 我父亲是个小学老师,她们结婚生育了我和我meimei两个女孩子,虽然算不上小康家庭但至少温饱不愁。 我母亲是个容易满足的人,而父亲却是个非常有挑战精神的男性。 那时候,父亲辞去了工作下海到外地的私营厂去跑供销,非常辛苦,一周才回来一次。 为了应酬,他学会了喝酒,学会了抽烟。 而我遗传了父亲的基因,在课余时间也跟人到处跑,挣点儿零花钱来贴补家用。 那天,我得到一个消息,有个演出小分队需要一个装卸舞台的小工,同时还可以在开场时上台去跳个舞。 我兴奋得不行了,跟母亲说我明天早晨就要走了。 母亲说:“你向学校请假了吗” 我说:“你帮我请吧。” 母亲说:“你父亲明天中午回来,你等他一下吧。” 我说:“火车等不及了,明早你用自行车驮我去车站。” 陆启的语气慢慢变沉重了,好像是要讲起了她的伤心事了。 当时,我们住在水城的郊区,远没有现在这么繁华,离着城里的汽车站很远很远。 母亲骑着她的大梁自行车,我背着包坐她身后。 夏天早晨五点多钟,路边已经有人卖早点和晨练了。 离车站还有一公里,轮胎爆了。 我跳下后座就往车站跑,一边跑一边还埋怨。 母亲推着车在后面追我,我们就这样冲到了长途汽车站。 那时是二十分钟一班车,正好有一班到站,我迅速地跳了上去,车门就在我的身后关上了。 我看到站台上,母亲在说着什么,可是,我什么都没听见。 我低下头拿钱买票,而这一低头......” 陆启沉默了半分钟,她眼圈慢慢变红了,她很想哭,却没有哭出来。 “我这一低头,竟然是一辈子啊! 母亲就在第二天下午因为脑溢血去世了,她走的时候很安详,面如金纸,没有留下一句话。 巘戅奇书网戅。我跟着演出车队在外面流浪,直到第五天,我的家人朋友们才辗转在安城附近的一个旅馆找到我。 回到水城,正好是第七天,刚好赶上父亲的追悼会。 之后很长很长的时间,我都闭不上眼。 每次闭上眼睛,车站的画面就出现在眼前:一个大女孩冲上车,低头找钱,连手都没有挥一下。 而车站上,我的母亲,她推着车,极力地想说些什么,可是,我听不见,听不见......” 陆启又沉默了一小会,她平复一下自己的情绪,又开始讲了起来。 “生命中有最好的告别吗? 其实没有,不管是什么样的告别都伴随着疼痛。 告别伤病,我们要经历很多疼痛;告别离去的亲人,是撕心裂肺的疼痛。 可是,我们不能避免这些,我们只能对自己说:“曾经,这些很爱我们的人,她们陪伴我们的时间已经够久了,她们要去到另一个城市,那个城市里有我们更多的亲人,她们在那里团聚了。 有一天,我们也要去那个城市,想到那个城市里有那么多我们熟悉和爱我们的亲人。 我们就不会害怕了。 在这件事之后,我仿佛长大了,懂得孝敬自己的家长了。 我在放假的时候,打了几个星期的零工,当我拿到第一笔三位数字的工资,我给父亲买来一双凉鞋。 我在百货商场,挑了又挑,逛了又逛。 最后看到一双水晶凉些,上面缝着闪光的假珍珠,还有些许细碎的纹饰。 当时去逛男店实在有些尴尬。 漂亮的营业员开口便道:“女士,你是要给男朋友买鞋子么。” 我摇摇头,然后回道:“不是,是想买双鞋子送给父亲。” 当我说出父亲的时候,突然间觉得自己的言语是那般地自信。 就像是拿了奖杯高高的举过头顶。 话音刚落,旁边的小女生瞅了瞅我,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因为她的小男朋友就在一旁,她肯消遣整个下午的时光,扎堆在琳琅满目的鞋海里,只为挑选那双最合适的。 她尽管些不耐烦,却始终保持着欣赏的姿态。 见到我,她若有所悟,也可能是她也同样念起了自己的父亲。 周围还有几个青春靓丽的男孩,他们用惊奇的目光打量着我,我投以微笑。 我又自顾自地挑选,期间我拒绝了导购的推荐,只用了一句“我了解父亲的眼光”。 付账的时候,老板把我叫到一边,坚持要为我打八折,理由是他也是一个父亲。 或许当时我应该说,谢谢你成全了一片孝心。 可是最后我还是忽略了表达。 父亲欣然接受了我的礼物。 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它被当成一种幸福,成为鞋架上的展览品。 厺厽 奇书网 suyingwang.net 厺厽。一次表姐的婚庆典礼上,我看到父亲穿的正是那双鞋子,逢人便说那是我送的礼物。 我嫌他言语过多,朝他使着眼色。 但他还是止不住地乐呵。 后来那双鞋子终于被穿破了。 亮闪闪的珍珠脱落大半,鞋跟也被几乎磨平,旧到只能丢的时候。 我看到母亲如数家珍的珍藏起来,擦上鲜亮的鞋油,装进原封的鞋盒里。 我有点看不过去地劝他说:“丢了吧。我以后还会给你买更多的礼物。” 父亲说:“就让你爸放起来吧。这么多年的老习惯了。” 父亲的鞋柜里摆满了鞋子,无论是款式还是价格,那双鞋子并不起眼,甚至说是黯然失色。 但是它却被打上了“孝心”的光环。 后来,我考上了大学,翻箱倒柜收拾东西的时候,找到了很多记忆里的东西。 小时候穿过的虎头棉鞋、外公亲手缝制的花布棉裤、小学时代的美术作业、第一份100分的语文试卷、第一次为家人买的礼物、获得过的各种奖状与证书等等。 这些旧旧的物件,大多我早已遗忘,但是在我的背后,始终都有人帮我拾掇,为我精心的收藏。 现在想起来,这些都是自己的记忆,最美好的时光啊。 我的父亲在前些年,因为癌症也去世了,他拒绝了在医院长期化疗的要求。 那个时候,我的事业刚起步,家里也不算太有钱,但是我们宁愿借很多钱,只要能治好父亲就行。 可那只是我的想法,医生说他已经是晚期了,再怎么化疗也只是多拖延几个月时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