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11章 摆摊的宣传片该从何拍起 (第2/2页)
效果。” “以往的很多美食宣传片,都是以美食为核心进行宣传的。比如,这种美食的原材料是多么珍贵、制作工序多么复杂、老板是多么具有匠人精神等。” “但如果把范围扩大到整个‘地摊’的范畴,这种视角无疑是有一些片面的。” “我们都知道,地摊其实是个苦活累活,有不少地摊老板的生活其实过得很艰难。” “所以,我们这个片子的结构,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我们这一期要拍摄的城市和夜市,大略地介绍这个夜市中几种非常有名的地方美食,然后扩展开来对整个地区的饮食文化做一个概括,给观众一个很开阔的视角;” “第二部分,聚焦于这个夜市中的某一位摊主,详细介绍他的心路历程。比如,这位摊主是如何走上摆摊之路的,这么长时间的摆摊生涯中有没有发生过什么比较心酸或者令人感动的事情,可以让大家更好地看到这些摊主的内心世界。” “第三部分,在详细介绍这位摊主的心路历程之后,再去介绍他的独家美食。这样一来,观众们已经对这位摊主产生了一定的印象,就更容易引发共鸣。” “大家觉得呢?” 张亚辉立刻点头:“嗯,我觉得这样挺好的!” “不过这样可能有个小问题,就是会让所有关注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夜市、摊主和美食上面,不会太多地关注冷面姑娘这个品牌。” “我突然想到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必须要提一下。” “冷面姑娘这边组建美食实验室,会努力地把全国各地的优秀美食摊主全都招揽过去。当然,很多摊主都会故土难离,我们会高价从他手中买到美食的配方并培训专人学习,力图复现这种原汁原味的地方风味。” “这些内容加入之后,宣传的重点就不再是某个城市的夜市或者是某个摊主了,而是冷面姑娘!” 黄思博立刻点头:“确实。” “既然是宣传片,我们最终的目的肯定还是要给冷面姑娘做宣传的。” “不过这个事情不宜说得太直白,很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 “我觉得在最后片尾的黑幕处加一个冷面姑娘的标和一行小字说明一下就可以了。” 张亚辉点点头:“嗯,可以,这些就全都听黄哥你的安排了。我自己也是摊主,如果在这方面有什么问题的话,随时可以问我。” 黄思博说道:“嗯,我现在就有问题要问你,咱们先简单交流一下,碰一碰,然后再开始大致规划要怎么拍。” “其实我对于那些光鲜亮丽的部分都比较了解了,主要是想问,比较惨淡的那一面,具体能惨淡到什么地步?” 张亚辉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那……可就一言难尽了。” …… 据统计数据,我国有六亿人的月收入不到1000元,虽然经济发展非常迅猛,以至于各种高收入群体层出不穷,但也仍旧有很多人在为生计而发愁。 张亚辉就认识很多迫于生计、不得不摆摊为生的摊主。 他们并不喜欢摆摊,只是不得已,只能把它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 这些摆摊的摊主做什么的都有,有给手机贴膜的,又包报刊亭卖杂志的,也有在公交站、商场、地铁口卖雨伞的,还有加盟做鸡排或者其他小吃的…… 当然,也有像张亚辉这样摆摊卖烤冷面的。 而在摆摊的过程中,心酸也是一言难尽。 比如:在热门地方摆摊,被小混混砸烂摊子,无计可施只能忍气吞声、乖乖“上供”; 在热门店面租房,结果房东拿着拆迁通知书赶人,无奈离开之后才知道房东转手就加价转租了出去; 想开个小店做餐饮,先是为了办营业执照费尽周折,又因为被投诉而责令整改,经营惨淡…… 只要走上这条路,摊主们大多都是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全年无休息,但他们中大部分人还是只能勉强维持生计,在温饱线上挣扎。 很多人都同情小摊贩,但前提也都是“摆摊的地方不要在我家门口和我要走的地方”。 这些小摊贩的摊子,要么是不安全、要么是不卫生,同样也给城市的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难题。 张亚辉高中毕业就出来摆摊,虽然他人还很年轻,但实际上已经摆了七八年,摆摊的地点也已经换了很多个地方,对其中的坚信自然是非常清楚。 飞黄工作室的拍摄团队一边听,一边记录,开始针对张亚辉讲述的内容,开始规划宣传片的具体拍摄方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