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五章 衷心  (第2/2页)
带着琴去找你,”    陶阳说话结结巴巴,    “给你弹……”    “嗯……”    白锦儿倒是没有陶阳这么大的反应,毕竟她虽然在这儿住了这么些年,但是脑子里还留着原来现代社会的思想。    不过就是撩个头发,又没别人看见。只是看着陶阳的反应,白锦儿也不自觉地红了红脸。    陶阳看着白锦儿微微低下的头,心好像打鼓似的,他咬了咬唇,忽然抓住了白锦儿的手,    “小茶!”    白锦儿被这忽然的动作吓了一跳,她抬起头,正撞进陶阳的眼眸里。    如墨般漆黑,却亮的仿佛天上的星星落入人间。    “怎,怎么了……”    干净温热的手掌,温度传到了白锦儿的手中;本能的觉得,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了,白锦儿的心跳,也慢慢加速。    “我……”    “我……”    陶阳往前迈了一步,脸仿佛酣醉般的通红,    “我……”    “什么?”    心跳声如擂鼓声,两人的目光在空气中碰撞,仿佛都能听见火花的声音。    “我!”    陶阳深吸一口气,看着她,唇齿微启,    “三郎!”    突如其来的一道声音,硬生生地截断了陶阳的话。    陶阳赶忙放开了白锦儿的手,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一步,让两人的距离看上去不会引起多余的误会。    声音是从岸堤那边传来的,    听得出来,是一道妇人的声音。    “你阿娘,”    白锦儿自然是听出来的,她往旁边闪了闪,藏进了树荫里。    “三郎——”    按理说陶金氏若是想找陶阳,只消打发个小厮过来便得了;可她偏偏在河的那边喊着,陶阳心里微微一紧。    “我阿娘叫我了……”    “我听见了。”    白锦儿心里暗暗叹口气,    “你快些回去吧,你阿娘估计着急找你的。”    “可是,我……”    陶阳看了看河的那边,又看了看白锦儿,    “我还有话要和你说……”    “不妨事,”    白锦儿对着陶阳温柔一笑,    “我总是在这儿,又不会跑了,什么时候说不是说的。”    “你快写去吧,不然待会儿,你阿娘怕是要派人来寻了。”    陶阳自然明白白锦儿说的道理,他也知道,自己阿娘是故意的。    他咬了咬牙,正准备离开。    可忽然,他又停下了自己的脚步。在白锦儿疑惑不解的眼光下,陶阳转正了身子,直视着白锦儿。    “小茶,”    他的表情是白锦儿从未见过的认真。    “今日我无论如何,我都要把想说的话,说给你听。”    “陶阳……”    “锦儿,”    “你可知,”    “张敞画眉,举案若齐的故事?”    “啊?我……”    猝不及防的问题让白锦儿不知所可,岸那边,陶金氏的呼唤声还在继续,陶阳没办法,原本准备了一肚子的典故语言在此时,通通派不上用场。    没办法,只能挑重点说了。    “锦儿!”    “啊!”    “我喜欢你。”    “我喜欢你,”    陶阳深深地看了白锦儿一眼,便径直转身离去了。    白锦儿站在原地,呆呆地看着那道身影,消失在自己的面前。    “我……”    她柔柔地叹了口气,    “真是的,跑那么快,都不打算听我的回答吗?”    “我也喜欢你,”    “陶阳……”    ……    “三郎,你跑哪儿去了?”    看见远远跑来的陶阳,陶金氏的眼神逐渐变得安心。虽然如此,她的语气里还是夹杂了几分不满。    “有些事耽搁了,”    陶阳来到陶金氏面前,    “阿娘唤我何事?”    陶金氏满含深意地看了陶阳一眼,倒也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她转过身,理了理肩上的披帛。    “陈公邀我们去家中品端午筵,我若不唤你,难道你要自己留在这儿不成?”    陶阳没说话,静静地跟在陶金氏的身后,    “你看石公家中的四郎,”    陶金氏的手微微一抬,示意前方;前方不远处,石玉宁跟在自己父亲身边,正与一干达官显贵谈笑着。    “虽说阿娘也不愿扰你读书,但是这交际之事,你也不可完全放下啊,”    “你知道,唉,到时候你举试,也是要仰仗这些叔叔的。”    “你可明白?”    “儿明白。”    陶阳点了点头。    “对了,你可知,陈公家中小女,与你年岁相仿?”    “听说生的花容月貌,又琴棋书画……”    陶金氏说的话陶阳全数没有听进去,他只是低头看着自己左手手腕,    上面那条长命缕,尾端的小铃铛发出微弱但清脆的声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