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1620_第六章 东方的立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东方的立场 (第2/4页)

肆敲着桌子。要政府必须对这一事态做出正确的处理。

    什么叫“正确的处理”?至少总理齐建军是没办法让时光倒流,内阁部长们也不可能瞬间从北美挖出一个地道直通亚洲。

    出兵,这两个字几乎没有一个人公开在国会上说出来,但各种明显到已经可以让一个刚到北美的欧裔移民都能听懂的话,早就在国会上铺天盖地了。

    道德诚可贵。民族价更高,若为移民故,两者皆可抛。这就是几天来国会众人在无意义的喧嚣中“早就”达成的“共识”。

    国防部长郑泉,对这种马后炮般的大会终于看不下去了,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态度,越过总理齐建军,在国会上递交了“组建东方远征舰队”的提案。国会现场大哗。交头接耳的一番装逼后,几个文艺青年开始从民族情感到历史情感多个方面“质问”郑泉,但郑泉每次都只用一句话进行了解释。

    “为了重启明朝移民通道,只能出兵。以军事为后盾。以外交为突破口,重新部署明朝移民战略。”

    郑泉杀伐果断的风范一览无遗,掷地有声,震耳发聩。17世纪版“鸦片战争”呼之欲出。

    好,出兵!国会众议院迅速投票。5人弃权,算是通过。参议院复审,据说参议院院长刘老当天晚上在家独自喝了大半夜的酒,第二天宣布提案通过。

    第二天,《曼城周报》临时刊印增刊,曼城广播电台也开始播放新闻,矛头全指向了……荷兰人。

    “荷兰东印度公司违背海洋航行自由和自由贸易的公正原则,悍然在远东地区大肆排挤我国的商品以及相关贸易代理商!甚至载有我国商品的葡萄牙商船在印度洋上遭到了对方的有针对性的武力抢劫。”

    “根据商务部的数据统计,从1626年夏季开始,由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恶意关税,我国出口亚洲的商品份额就不断下降,截止今年夏季,贸易总损失额已经高达100万美元,间接损失更是超过300万美元!”

    “对大明帝国基于人道主义的移民安置,遭到了以荷兰东印度公司为首的远东海盗集团的阻拦,大量无辜移民被半道劫持甚至被屠杀。我国政府外交部已经照会荷兰政府,要求阿姆斯特丹方面对这一破坏两国关系的行为作出最终解释!”

    “英格兰王国、西班牙王国和葡萄牙方面,也对荷兰东印度公司在远东一带的恶行表示强烈抗议,我国政府正在亚速尔与上述各方展开紧急磋商,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共识。”

    如此种种不靠谱的胡掰乱造充斥着每个媒体通道,荷兰东印度公司这个在大明海域跟着郑芝龙大捡便宜的帮凶瞬间成了中华美利坚共和国眼中的恐怖主义分子和元凶。与此相配合的,国内几个有相当影响力的大企业也纷纷发表看法,表示如果这些问题不加以解决,企业员工相关福利迫于外贸经营压力不得不在今年下半年做出调整。连锁反应之下,一些并不知情的普通国民为法人的小企业也跟着考虑是否降低中午免费配餐的档次,以应对有可能因为大企业经营动荡导致的殃及池鱼。

    什么,年度福利大幅度删减?奖金可能要减半?还要减产,辞退多余工人?酒吧里,男人们喷着酒气,咒骂着每一个和荷兰相关的东西。女人们则忧心忡忡地搂着孩子。开始提前考虑削减早就安排好的家庭支出。

    和欧裔忿忿不平的情绪不同,华裔国民则胆战心惊地捧着报纸长吁短叹,对那些被“荷兰红毛”祸害的同胞深感心痛,也暗暗庆幸自己比别人早到华美。

    不管怎么说,国内的舆论造势瞬间就起来了,也因为炒作过头假戏真做,导致了许多本不应该出现的荡漾,例如国内赫然出现了“排荷”情绪,某个因为承受不了压力的荷兰裔移民某个夜晚在酒吧里说了些不该说的话。结果被一群德意志裔大汉暴揍,直接重伤住进医院。

    这一暴力事件的直接后果,就是首都曼城长岛西区开始执行建国以来第一次夜间戒严,街头警察数量大增,各酒吧也规定必须在晚上21点前关门。以防止发生“群体性事件”,荷兰裔的移民家庭也被告知留在家中不要轻易外出。同时,《曼城周报》也刊文解释,主编张若寒直接将荷兰裔移民与荷兰东印度公司拉开关系,声称“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无情和贪婪,正是导致这些勤劳善良的无辜平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主要原因”。

    好在真正的荷兰裔移民数量在全国也不过一两千人,而且大部分也都是干着普通粗活的低级工人。再加之“悲惨的命运大多相似”的移民经历,以欧裔国民为首的仇荷情绪算是平息了下来,但“惩罚荷兰东印度公司臭虫”的大话又在街头巷尾冒了出来。

    对普通国民而言,也不管事情到底如何。更不清楚这背后有多少夸大其词的成分,至少在得知“政府将保证国内民众生活绝不受此事影响”的时候,对政府的这种态度是心里石头落了地,于是在振奋之中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生活依然要继续过不是吗?只要日子不会变坏,荷兰东印度公司如何。那是上等老爷们去cao心的事……

    ……

    和英格兰、西班牙以及葡萄牙代表在亚速尔英雄港美租界的会晤还在大张旗鼓进行中,三个国家在远东的利益不一定比华美国更小,看到华美国如此气愤填膺,大家自然是落井下石,甚至打酱油的法国外交官在私下获得一笔国家贷款承诺后,也对荷兰人收容法国新教徒叛乱者表示了极大的愤慨。

    不过这些也仅限于口头上,这几年华美国在北大西洋过于强势的贸易扩张,不一定比荷兰人更上道。即便也做着一部分转手贸易,但难以扭转的贸易逆差一直是奉行重商主义、以及海外殖民地被严重压制的英格兰心里的一根刺。

    而西班牙王国则因为法国在1625年末占领海地一事,和华美国发生过短暂的不愉快。华美国外交部当时以“伊斯帕尼奥拉岛(海地岛)并非《美西塞维利亚互助条约》规定的攻守同盟对象”为由,拒绝履行军事同盟义务。这让把加勒比海看成心肝宝贝的西班牙王国痛心了好一阵。

    综上所述,除了葡萄牙因为岌岌可危的亚洲殖民地受到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直接威胁而坚决支持华美国的立场,其他两家的态度也顶多只是一种口头上的帮衬,甚至巴不得华美国和荷兰在这件事情上撕破脸皮好渔翁得利。

    驻亚速尔英雄港美租界的荷兰政府外交

    官则是一脸无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