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告上公堂送钱去 (第2/2页)
通判让饭店老板下去,询问王二柱:“这在什么地方借钱的。” “在小的家里。” 王二柱说完,自作聪明的说:“这饭店老板没有那么多钱,只好找我家老爷借。” 通判让师爷记下,然后让老板上来,询问说:“这钱你在什么地方借给他的。” 老板心想这张祖望不愿意惹上这一桩事,于是就开口说:“在小的店里,小的亲自开账房取出来的。” 通判听了之后,惊堂木一敲,大声呵斥说:“抵牾已见,本官再问你们,这戈广牧借这六百两银子所图为何” “大人,小的只管借,不敢问。” “事上竟然有如此糊涂的人,六百两银子,借出去不问来由。” 这时候戈广牧也从恐慌之中醒了过来,连忙辩解说:“大人,我家虽然不算富家一方,也算薄有资产,怎么会去向外人借,大人明鉴,大人明鉴。” 通判听到这里,看着饭店老板说:“你说是还说不出这人借钱为何那么本官就只能判你二人,合谋敲诈良家了。” 老板听了之后,只好说:“大人,冤枉呀,这是张祖望张老爷,他老人家让小的来的,小的真是不知情。” 通判听了之后,大声说:“伪成原告,扰乱衙门按律笞四十,拿下去。” 通判说完之后,让捕快去传张祖望。 张祖望本来就在一旁看着,立马走了出来,对着通判行礼说:“晚生在此,拜见通判大人。” “张祖望,刚才的事情,你也听到了,这六百两银子是否是你所借。” 张祖望准备说什么的时候,这时候卢牙对着他摇摇头,卢牙是一个极为精细的人,知道如今这通判翻脸了,现在若是还闹下去,只怕损失更大。 张祖望也是聪明人,心想看来也是戈家那边疏通了,只好说:“晚生并不知情,是这个奴婢,瞒着晚生去做。” 通判毕竟拿了张祖望一百两银子,自然也不愿意多纠缠,接下来杖了王二柱二十大板,就算结案了。 通判等下了堂之后,让师爷写一封信,递给戈广牧。 戈广牧一看,这通判说自己心中明白,戈广牧是因为这贝者二字,欠了张祖望六百两银子。 只是自己因为戈广牧的父亲和自己是同年,同住京华,同享御筵,所以怜悯了戈广牧,将这件事给了去了。 他希望戈广牧日后不可再和张祖望这些人混杂在一起,有伤的家风。 通判这倒不是因为戈广牧玩叶子牌而指责,而是觉得张祖望这些人,没有根底,没有资格和他们勋贵呆在一起而已。 戈广牧看了信之后,有了洗心革面的想法。 当然这也算好,张祖望吃了这么大的亏,自然也不会找他了,而苟耕,还要去躲张祖望,担心张祖望将这一笔账给算到自己头上,那么自己就吃亏了。 没有苟耕来找,戈广牧也可以安心读书了。 这惠先生还是老样子,戈广牧想读书的念头才出现两天,就在枯燥的说教之下,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惠先生倒是没有多管自己弟子,他倒是颇为自得,毕竟戈家这一年的束脩,比起农家三年还要多。 这一天惠先生回到家中,他儿子三才走了过来,缠着他说:“爹,我要吃糖。” “好,明天就让你妈买。” “什么我去买,明天你下学之后,就去街头买,顺便买一些卤味回来。” 惠先生听了之后,对着周氏说:“这不成,我一个读书人,要是被人看到在街上买东西,那成何体统。” “还体统,你那学生,输了钱不认账,靠着祖宗余荫赖了过去,这叫什么体统。” 惠先生听到这话,摇着头说:“市井传言而已,也就你们这些妇道人家信,这戈家是什么人家,区区六百两,算的上什么我们一年束脩都有三十两了,如他家这般的舍得,你以前的那家是否有这么豪爽。” 周氏听了之后,倒是点点头,这戈家比起她以前的土财主家的确有钱太多。 “对了,今年的束脩要留着,拿出二十两给老大家,这五十两银子,靠着他们还,不知道要还到什么时候。” 周氏听了之后,就不得了,对着惠先生说:“这钱是你挣来的,凭什么帮他们还债。” “这,这还不是因为你我才借的钱。” “亏你还是一个读书人,这长兄如父,他帮你借钱完婚,那是天经地义,你家的田地你可曾分到一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