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破局_第二百零三章 实地学习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三章 实地学习2 (第1/2页)

    干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就算是老师种植竹子的理由吧,宋朝大文豪苏东坡不也有一首写竹的诗:宁可食无rou,不可居无竹。无rou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不过,老师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俗人,只是如苏东坡一般偏爱竹孑而已。”

    “干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秦老师,您这两句诗词意境高远,让人不觉豪气陡升…王甫,谁说老师不会作诗,不懂四书五经了,就这两句诗的气势与意境,已追唐宋大诗人了。”

    傅思淼很兴奋,似乎比他自己写出好诗词还高兴。

    说到底,还是他心底隐隐的失落感作怪。

    儒家学孑对自己的学说特别推崇,把一个不怎么懂得四书五经的人认作老师,多少都觉得有些怪异,也只能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说服自己。

    或许同行中的人大多是这样的心境,秦文柏下意思地背诵出来的两句诗,还是清代的郑燮所作,他们从未听说也是理所当然的。

    就因为两句诗,这些自视甚高,或许还有一丝勉强的清流们,似乎在心底彻底接受了秦文柏这个老师。

    若是秦文柏知道这一点,肯定会深深为他的这群学生感到悲哀!作为现代人的意识中,诗词歌赋也只是陶冶情cao的东西,没有实用性。

    不过,若能以作诗作文养活自己,也是让人景仰的。

    秦文柏在现代生活时,对自己的要求就很严格,喜欢脚踏实地,从不敢任意妄为……来这里三年多了,有时恍惚不知道自己真正是谁?

    受伤以后,仔细回想三年多来的所作所为……

    因为一开始的茫然,以及对生活环境及生活需求的不适应,高调宣称要改变这一切,改变所有老百始的生活状态,让大明王朝泛发生机……

    现在想来,觉得当时的自己很幼稚!

    三年多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改变了极少部分老百姓的生活状况,便有些沾沾自喜,自觉按这个速度发展下去,自己的目标也就达到了。

    可,显然不是,这里面还有好多问题,还需要一步步抽丝剥茧来解决。

    但他突然之间不知道从哪里动手了,牵一发而动全身,多人想要他的命……或许,自己迈动的步子太快了,倘若安安心心教书,在教书的同时,呈辐射状改变老百始基本生活状态,又会怎么样呢?

    嘿,自己此时怎么患得患失了?

    看着眼前比他大的所谓学习,又想起最初的那几个小孩:张孑鑫,李重峻,李珂,颜天佑,魏桐,柯蒙等不知现在学的怎么样了?应该进了县城吧……

    “好一句干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老师,我懂了,我一定认真跟老师学习,然后用这些所学为老百姓多办事实,不管遇到什么冲击,都坚守这一信念。”

    李泰显得很激动,自进入吏部以来,深觉真正的官场与想象中的完全背道而驰:任人唯亲,中饱私囊,考评作假……此等现象屈出不穷,玩得特别活络。

    “你们想认真学习,我很高兴!不过,我懂的并不多,更多的体验还是得来源于实践中。今天就带你们参观一下经过整体規划的农庄。”

    一行人边走边说,兴致勃勃向前。

    “这里曾经是一个村,一个村也就一百多户,通过征地他们获得了收益,配备了住房——那边的六层高的居民房,大多是安置整个村子里的人,这是一种新型的征地制度,目的便是让一百多户老百姓没了属于自己的地后,不仅无后顾之忧,或许比以前生活得更好。”

    “秦老师,我们参观完农庄后,能不能领我们去那边看看?”

    傅思淼看着那高层建筑,不觉惊叹,还有一丝羡慕——常年住在这样窗明几净的房子里,四周的环境又那么好,该多么幸福啊!

    他感觉其他的人也一样,站在农庄里,再回头看一栋一栋的高层建筑,眼神都似乎较平常亮了数倍。

    这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