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三章受降不伏诛,青龙大尊主 (第1/2页)
那人面色铁青,沉声厉呵“天下皆知,北人为贵,南朝最末,贱民焉能与我弟并论。顶点X23US” 此言一出,众军士皆不能忍,刀兵在手,箭在弦上,卫戍将军面露杀气,佩剑出鞘在手“大胆,再敢辱我龙裔一族,定将你挫骨扬灰。” 心有不甘,又自知不敌,无奈只能暂避锋芒以待时间。 领众军士以出门,又折身入内,至蛮夷首领跟前,将佩剑立在桌上,凌厉目光扫过众人“诸位都记住了,汉人的剑,砍得下脑袋。” 蛮夷不敢轻举妄动,眼下亦不是开战之时,威慑既已见效,便是收手之时。 街道上百姓夹道欢迎,多言英雄丈夫。 那头颅似有流不尽污血,一路滴滴答答,点滴间相连,直至城门处。 男子将头颅挂在城楼,问出心中疑惑“将军,方才正是难逢良机,为何不诛灭蛮夷?” 非是此一人不解,各部将军亦有此疑问,无不翘首以盼。 立于城楼远眺,那方向正是天门山,与众人说“眼下正值多事之秋,疏忽不得”。 众人多有不解,左右言道“城中驻军八千余,各处兵马只需半日可来,天门山岂能阻挡?” “当今天下四分五裂,九州故土百国共立,存亡之际,万不可因小失大。” 左右拱手道“属下等不明白将军所指,恳请赐教明白。” 卫戍将军扶墙兴叹,目光闪烁,与众人说“胡人善战,若正大光明,你我虽能胜,伤亡势必不小,故与胡人作战,非奇兵不可。” “属下明白,愿为马前卒,替将军阵前杀敌。” “吾虽征战十余年,然若说兵谋策略,与郡守不能共论。” 甲士无不拱手,皆以将军自谦,无不敬佩之至。 客栈中,镖队听闻卫戍将军所为,无不拍手欢叫。 那番邦蛮夷因约法三章已无容身之所,商贩不予买卖,酒店茶舍不予食宿,一时间只能流落街头,成丧家之犬。 “蛮夷黄昏出城,夜宿城东老庙,观其行径,似有约而来。”听探马宝来,旬千道大喜“果然如此,封奈速去请公羊大侠出兵,今夜务必杀敌城东老庙。” 得知太守计策,且请出兵相助,公羊武奇多有为难,与师徒二人说“眼下之计当如何?” 梦梨雨不假思索“当下困于此,便是能守,待援军赶来时机已误,唯有以退为进,尚有一线生机。” “如何以退为进,可否详细说来。” “兵法有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今下之计,吾以为当弃主做客、借刀杀人二计并用,纵不能有功,亦可无过。” 二人看向禅勋,三人中以他武功名望最高,需征求意见,若能一统口径,则无忧患。 屏退来人,命镖师守在门外,与二人说“今敌众我寡,来者杂乱前所未料,货物不足轻重,就将它赠予七宿,你我只管屠尽强盗、肃清妖人,做伸张正义之举,另派信使去南蛮雷山,言明此处经历,请派出高手助阵。” 公羊武奇自幼征战沙场、有丰富临阵对敌经验,深知合则生、分则乱的道理,心有疑虑,皱眉沉声“敌众我寡,此时分兵是否不妥。” “无需分兵,只需有信使抵达即可。” “如此,为兄愿为马前卒听凭调遣,此番去南蛮走一遭。” 来回踱步,犹豫不决,叹息道“眼下危急,你我三人若不分路,则南蛮无人可派,若是分途进取,只有一方受伏,必定三路受牵,得不偿失之举,实难抉择。” 部下一镖师进言“属下生长在山林猎户人家,能食宿荒野、辨避猛兽,请命往南蛮雷山去。” 二人眼眸相对,眼下已无他计,公羊武奇交于信物,另有嘱咐“只言明经过,若不成,不可强求。” 禅勋要来笔墨修书,将天蚕丝放进信封“若寨王为难,则言鬼剑差人来。” 三名镖师领了信物,着轻装快马出城。 天门山探子跟随过去,见三人往西去,以为不过普通浪子,不在理会。 子时更鼓响,空中升起七彩焰火,五百名弓箭手拉弓射箭,竹箭窜起火焰飞去,老庙顿时葬身火海,胡人哭喊声响彻四野。 待其冲出火海,死伤十之五六。 百余名刀手自地底出来,手中钢刀横砍竖斩,火光闪耀、鲜血四溅,这百余人均是久经沙场、军中数一数二的悍将,手起刀落,招招见血,残肢断臂铺满一地。 风声、火声、兵器声、叫喊声……哀怨一片,借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