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3章 5天后 (第2/2页)
亲戚穷,就怕穷惦记。说不准他们以后拿着小凡旗号去外面骗人……” “二哥,不是兄弟我说嫂子家里人坏话。他家有实在人吗?” “那你说怎么办?”张大国烦闷道。 “你忘了咱不是有个鱼塘吗?”张三叔道:“现在鱼塘的事也过去了,我看还开起来,到时候咱们联系他们把鱼塘开大。当企业来做,拿多少钱占多少股份。” “到时候也让小凡拿点钱出来,他大舅和咱这边老大他们一看。一准的入股。说到底咱就是用鱼塘把他们借钱的、找工作的都拴住,到时小凡在鹏城也能好好的闯自己事业。” “搞得好,咱们还可以上网扩展销路。小凡应该懂这个。” “你说的是个办法。”张父思索道:“你去成县里干嘛了?” “还不是你弟妹看电视说小凡的‘大白社区怎么好玩怎么火’,她非要今天去网吧看看。” 说着,张三叔干了一杯酒道:“你别说二哥,我今天在县里网吧上了会儿网。小凡的大白网站那个火!里面热闹着呢!” “还有他那手机设计的真是好看!” 说着,张三叔滔滔不绝的把网上看到的大白公司情况和张父说了一半。 一个说的起劲。一个是听得起劲,等饭菜上齐了。张父忽然想起一件事:“家里地都卖了,还搞什么鱼塘?” 这一提,张三叔才想起来:上个月夏江城建公司与乡里确定土地收购的事,现在合同都签了。你在反悔也不合适。 一圈人思索片刻。张母道:“上次走的时候儿子说土地暂时不会开发,说还能种菜……要不我让他问问夏江老板,要是能养鱼咱先养着,到时候再找其他地方。” “行。你问问吧。”张父拿出电话递给张母。 …… 鹏城机场,一架由燕京到鹏城的返航客机准点抵达机场。 此刻天空下着小雨,张凡和王治走下飞机后,第一件事就是将手机调回通话模式,走了两步,父亲电话打过来。 接听电话。传出是张母的声音:“儿子,你现在还在你meimei那?你走的时候别忘了去马大爷家说说话,起码跟人家说一声咱走了。这样礼貌。” “他们过生日请你,说明是看得起咱家……对了,你meimei喜欢那孩子看着怎么样?” “嗯,已经说过了。我现在会鹏城了。”张凡边走边道:“何璐我了解了一下还不错。家里这两天怎么样?还是有人天天借钱?” “可不是。”电话另一边,张母道:“今天你大舅、二舅还有四姨又来了!你四姨还想让她家白兴去你那上班,我都没接话。那白兴初中都没毕业就在社会上乱跑。外面上班也是三天两头到处跑……” “嗯。”张凡听着母亲的话,心里很清楚那个兄弟什么样。 这几天吕慧母亲回乡、加上6号央视报道了公司。他就知道早晚有天老家的亲戚会找上门。 前天他和马建龙谈话也聊起这方面。照理说,亲戚之间扶持一把是应该的,但张凡不会让亲戚来自己公司或厂里上班。 这跟熟人性质一样。安排到公司厂里踏实工作还好,就怕能力达不到,还想着管理别人,被别的人管理还觉得自己是老板亲戚怎么怎么样。 所以张凡宁愿让吕慧这样的老乡来,也不想供着那样的亲戚。 不过像马建龙说的:“你现在出人头地,不帮他们难免被人说闲话,你可以不借给他钱,但管不住一些人的嘴。” 这两天张凡考虑看一下,决定帮几个真想创业的亲戚,或者把现在收购的闲置田地给他们种,搞一些生态养殖、生态大棚之类农业产品也可以。 …… 和母亲闲聊几句,张凡、王治走进机场大厅。 张母道:“还有个事,你爸和三叔准备重新开鱼塘,想让你问问夏江那老板,看他们让不让养鱼。还有他们什么时候用那片地。” “你三叔的意思,是跟咱们亲戚们一起集资搞,也搞公司制度,你也拿出点钱……到时候他们不就不来借钱找工作了?等于说用鱼塘把他们拴住。你在外面能安心自己事业,我们也在乡下搞小鱼场,赚不到大钱能赚个小钱,那时他们谁也不会说咱们坏话!” “你觉得怎么样?” “挺好。”张凡没想到父母和自己想一块儿了,看着前方来接机的周扬道:“我这两天也想这事,除了鱼塘还可以搞生态大棚,有机蔬菜之类。土地的是你放心吧妈。现在夏江老板是我和周扬。” “他们真愿意创业,我们可以用土地入股,再投资一部分资金帮助他们。” “啥?你说现在夏江公司是你和周老板的?”张母一声惊呼,听得张父、张三叔三婶直接站起来。 “嗯,上次回去我怕事情不好处理,就找到夏江老板把他们公司买下了。”说着,张凡把收购的事大致说了一遍。 张母四人听后兴奋的脸红心跳,谁也没想到现在整个水吟乡的地,有一半都是他们家的! ……(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