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之恋_第五十五章 拉面剪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五章 拉面剪纸 (第1/1页)

    肖克回到金州就背上相机开始工作,他找到一个比较合适的拉面馆,现场进行拍摄。

    拉面的小伙子也很配合,揉、拉、撑等动作比平时卖力多了。

    肖克挑选了有代表性的七八张照片,去洗印,第二天他便去了平阳市。

    王玲现在的状态很好,他对肖克目前的工作表现,也比较满意。

    “肖克,我还从没发现你对一件事情,会如此上心,可不要再没长性了!”

    “呵呵,看你说的,我的压力也从没有这么大过。不过现在的这份工作,确实充满了挑战性,也充满了成就感。”

    肖克在去平阳的前一天晚上,很愉快地和妻子王玲聊着天。

    “成就感?你能有什么成就感可言!”

    王玲说话一向如此,她的嘴巴从来就不会饶人。

    “拉面郎从我的手里诞生,我虽然还是个打工的,但这次显然不同,我是在一张白纸上作画,谁都没有在上面涂抹过什么。”

    “不管这个项目成功与否,我都是创始人,这难道不算成就感吗?”

    肖克带着笑意,他了解王玲的脾性,自然不会太在意她说话的方式和语气。

    王玲也没再说什么,但看得出,她的内心是愉悦的。

    肖克这次为了找到一位好的民间剪纸艺人,还专门委托曾在鑫海时合作过的经销商赵小明去打听和联系,肖克在赶往平阳的路上就得到消息,民间剪纸艺人已经找到了,对方很愿意帮这个忙。

    公司特意安排了车辆,肖克怀着轻松的心情便出发了。他怀里揣着在拉面馆拍摄的照片,脑海里不断设想着拉面的动作,以及将其变为剪纸后的形象。

    肖克到平阳后就和赵小明去了艺人的家里,这位艺人是个老奶奶,住在乡下农村的窑洞里。

    肖克先是乘车,然后步行了近一个小时才找到老奶娘住的地方。

    老奶奶年纪大了,现在已经不怎么出门了。

    她曾经为红军剪过窗花,绣过枕头,是这一带非常著名的民间手工艺者,老婆婆知道肖克的来意后,竟然非常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我现在眼睛花了,手也不灵便了,要慢慢剪才行,千万不要催我啊!”

    “奶奶,您放心,我们不会催你,您只管慢慢剪就是了!”

    肖克对婆婆有着足够的耐心,面对如此慈祥善良的老奶奶,他怎么会着急呢!

    老奶奶住的窑洞光线不好,肖克便将家里唯一的一个炕桌抬到小院子里,他一再叮嘱道:

    “奶奶,您千万别着急,咱们白天太阳好的时候剪,晚上就早点休息。”

    老奶奶笑了笑,她戴上了老花镜,颤颤巍巍地从炕柜里翻出一个针线篓,还有剪刀等工具。

    “好多年都没动过这些家当了!”

    一个手工编的小竹篓,里面装的全是针头线脑,这是一块属于老奶奶自己的天地,这块天地,看上去很小,很不起眼,但所包含的世界却很大,很宽广。

    平阳是革命老区,当年红军长征时在这里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他们住窑洞、吃南瓜、喝米粥,和老区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至今在一些保留较完整的旧式窑洞里,还能看到红军生产和生活留下的工具和物品,那些革命歌曲还在民间广为流传。

    “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

    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

    一杆杆的那个红旗哟一杆杆枪,

    咱们的队伍势力壮。

    千家万户哎咳哎咳哟,把门开哎咳哎咳哟!

    快把咱亲人迎进来,咿儿呀儿咳哟!

    热腾腾油糕,哎咳哎咳哟,摆上桌哎咳哎咳哟!

    ***来了晴了天,晴呀晴了天!

    咱们革命的力量大发展。

    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哟红艳艳,

    ***领导咱打江山!

    ……”

    老区人民也继承和发扬了革命传统精神,在这片热土上勤劳耕耘,艰苦创业。

    肖克估摸着老艺人要用两三天的时间才能完成作品,便去了赵小明的公司和他闲聊。

    赵小明就是诸多老区人民后代中的佼佼者。

    他也是白手起家,靠着顽强的吃苦精神,在平阳打下了一片天地。如今赵总的汽车销售展厅就建在平阳的主干道旁,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平阳最大的汽车经销商了。

    “赵总现在做大了,真是可喜可贺啊!”

    肖克对赵小明所取得的成就,也感到非常高兴。

    “我能有今天,和当初肖经理的支持也分不开啊!要是你不离开鑫海公司,恐怕……”

    赵小明当初确实是肖克发展的经销商,当时他手里没多少资金,肖克见赵小明为人比较厚道,又对汽车销售业务非常感兴趣,便在营销政策上,给了他最大的支持和帮助。

    赵小明就这样一步一步发展起来了,他对肖克离开鑫海似乎感到了遗憾,但这种事情也不好直接追问原因,更何况,已经时过境迁了,肖克现在的工作同样干得很出色。

    “谢谢赵总,人各有志,可能我不太适合干汽车这个行业吧!”

    肖克也不在意赵小明善意的语言,他能感受到平阳人的率真和坦诚。

    三天后,“拉面郎”剪纸作品完成了,共一组八张。

    看着剪纸上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肖克赞不绝口。

    平阳的剪纸手艺真是名不虚传,尤其出自一位风烛残年的老手艺人之手,其意义更加深远。

    “奶奶,您真是宝刀不老啊,这门手艺您可要继续传承下去,如果有可能,我愿意当您的徒弟,要拜奶奶为师啊!”

    肖克谢过老奶奶后,就风尘仆仆地返回了金州。

    一回来,肖克便开始组建拉面郎的销售团队了,他通过几次初试和面试,最终选定了五六名销售人员。

    人员被录用后,便先去乳业公司那边进行培训和走访调研市场,拉面的生产车间已经竣工,生产线也进入了安装调试阶段。

    一个新型的拉面生产和销售企业在金州诞生了!

    拉面项目从立项到组建完成仅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其效率之高、速度之快令人惊讶!

    这就是民营企业的办事风格,也是张永富实干高效的工作作风,肖克的能力也获得了巨大的锻炼和提高。

    为了配合好拉面生产线的试运行,肖克加班加点地忙碌着,从原料的购进到包装的制作,其中一系列的配套工作相当繁杂,肖克必须事无巨细地处理好,虽然人在这段时间非常劳累,但肖克心里有种从未有过的充实和满足感。

    他似乎不是在为老板和公司做事,而是在给自己工作,当这个项目从一张白纸渐渐变成一副美丽的画卷时,他的内心充满了自豪感。

    “拉面郎”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他的孩子,从孕育到其出生的过程,肖克就像一位父亲那样cao劳着、企盼着,他有着无以言表的情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