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九章 马谡兵败 (第1/1页)
华雄传宗接代的重任顺利完成,他终于获得了自由。 此时,华夏军一路高歌猛进,大权在握的诸葛亮终于坐不住了。 因为,他不但接到了平原陷落的消息,而且又收到了襄平被攻击的噩耗。 若是任由襄平陷落,那新汉便要承受来自东西两面的夹击。 以目前新汉的国力,焉能再承受两线作战? 苦思无对策之后,诸葛亮只能选择自己率军防守南皮,再命马谡率军北出辽东,拦截襄平方向来敌。 堂堂超一流武将赵云、陈到,如今竟然连一军主帅都混不上了。 可想而知,被排挤的是多么悲催! 一个只知道纸上谈兵的马谡,因为是诸葛亮的学生,这就一跃而起,竟然能凌驾于陈到、赵云之上。 诸葛亮揽权之甚,可见一斑啊! 为什么事必躬亲? 那就是,不放心别人呗! 为什么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 还不是任人唯亲,令贤者不能脱颖而出造成的! 刘备前期,一穷二白之时都能发现那么多人才,为什么建国之后却出现人才断档呢? 照这逻辑推理,岂不是说小公司里人才多,大公司里反而没有人才? 这很不合常理嘛? 究其原因,肯定是用人机制出了问题。 不重视人才,不培养人才,任人唯亲,而非任人唯贤,紧抓权柄不放手,不锻炼人才,自然不可能有人才! 诸葛亮此番,在此危机关头仍然选择用马谡,而不用陈到、赵云,便注定了新汉的覆灭。 当马谡率领着陈到以及紧急募集而来的士卒,前出至乐浪郡南部之时,襄平已经被孙策率领着的海军攻陷。 马谡收到消息之后,登时就慌了手脚。 打防守战,当然比打野外遭遇战要轻松一些。 前者有城池做依托,而后者那就要看运气了。 运气好,说不定两军会在有利自己一方的某段地势相遇。 运气不好,说不定就在不利己方的某段地域,意外的被人痛扁了。 对此,马谡是一点信心也无,左思右想之下,他决定事先选定一段有利地域扎好营寨,以逸待劳守株待兔。 陈到当然是强烈反对了,他认为救兵如救火,前出的距离越远,可以回旋的战略纵深就越大。 这么早就安营扎寨,任凭敌军在领地内随心所欲,这算什么事? 有这样打仗的吗? 然而,马谡说起来大道理一套一套的。 只需片刻,就引经据典、之乎者也的,将陈到驳斥的哑口无言。 陈到说不过他,只能选择屈服,他其实也摸不准这马谡到底是何水平? 只是听其夸夸其谈长篇大论的,感觉自己真心没人家懂得多。 于是,只能虚心接受。 俗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三人行必有我师,陈到这回是真的感觉到差距了。 扎营就扎营吧! 可是,马谡选择的宿营地竟然是一座没有水源的孤山。 陈到看后大摇其头,直言不讳的指出此乃绝地,不宜宿营。 当着众将的面被质疑,马谡面子上挂不住,又开始滔滔不绝引经据典的开始给陈到上课了。 还美其名曰,此地居高临下,扼守要道,无论是冲锋还是射箭,都占尽了优势。 至于水源问题,马谡说的很轻松,可以令士卒下山运水。 总之,在马谡的口中,能在此地宿营,那简直就是上天的恩赐,先帝的庇佑。 反正,陈到的告诫他是压根就听不进去。 这货!这简直就是老鼠吃秤砣铁了心了。 其实,麾下将领之中,也并非没有赞同陈到观点者。 只是他们见陈到都吃了瘪,也就强压下了心中异议。 诸葛党人排除异己的手段,他们可是非常清楚的,什么诽谤、诬陷、无中生有,全都是家常便饭。 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很有可能就引火烧身。 故而,他们全都选择了沉默。 要不怎么说沉默是金呢? 最终,陈到不但未能劝住马谡,反而招来了众人的嘲笑。 陈到简直肺都气炸了,他终于亲身体会到了诸葛党人的务虚与无知。 一切竟然和那些悄悄流传出来的流言蜚语,如出一辙。 这些诋毁诸葛党人的流言蜚语,自然就是黄皓一党暗中传播出来的了。 这帮人,正面不敢与诸葛亮交锋,也就只选择这种上不得台面的勾当了。 没让马谡等待太久,孙策的进军速度很快。 仅用五日,他就从襄平推进到了乐浪郡南部。 此地,正是马谡的安营扎寨之地。 孙策远远一看敌军营寨,登时就气笑了。 当年的江东小霸王,绝非浪的虚名,他同陈到皆是老行伍了,自然一眼就看出来新汉军宿营之地的不足之处。 于是,孙策即命大军将孤山团团围住。 马谡起初还自以为得计,哈哈大笑着命麾下士卒居高临下出击。 孙策既然敢死围孤山,自然就不怕他居高临下来攻。 重盾、绞盘努、强弩、连弩、轰天雷这么一招呼。 新汉军那可怜的居高临下优势,顿时屁用都没有了。 马谡此时才慌乱起来,这时他才意识到,他先前所说的从山下运水是多么的可笑。 有人说,人不吃饭可以活七天,而不喝水的话,最多只能活三天。 三天以后,马谡军确实已经被渴的不行了。 如此紧要关头,孙策可不会妇人之仁,他已经安排好了最后一击。 并不是血拼,而是放火烧山。 此山虽然植被并不茂盛,也几乎没有高大的树木,但是枯草藤蔓还是不少的。 孙策这几天又命人运来了不少柴草秸秆。 这放火一烧,纵然马谡军不会被烧死,恐怕也会被熏死、烤死。 毕竟他们目前皆是严重缺水,如果山头之上温度再一上来,恐怕不死也得脱层皮。 最终,马谡还是未能约束住麾下众士卒,毕竟谁也不愿意等死。 侥幸逃过一劫的新汉军士卒,义愤填膺之下擒住了马谡,选择投降了华夏。 陈到在心灰意冷之后,虽然并未选择投降,但是也没并有做出太过过激的行为。 孙策念他乃是名将,也不为难他,只是命人将他押送到了襄平软禁了起来。 而马谡嘛! 这个气笑了孙策的新汉军主帅,他可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