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三章 叶沧海 (第1/2页)
在陆青萍又一次踏入江湖的半个月后。 武成王陆起时隔九年,又一次带兵出北境了。 九年前的那一次,正是南隋改革变法的第一年,初开始时,上下掣肘,各方不通。 在各地变法官员一筹莫展之时,是北境狼骑席卷南隋三十六州,用春秋兵神的盖世凶名和数千颗人头,无情的镇压了下去各个阶层的哀嚎哭声,铁血推动变法第一试。 那一次是南隋变法之始,由陆起带领北地狼骑出面,才能让律令大通于世。 时隔九年,他又一次走出北境了。 陆起虽是镇国武成王,但若无皇帝调遣,是不得擅离封地的。 所以这一次走出北境,也一定是和九年前一样,受到了皇帝的命令。 就在这一个月。 南隋三十六州内世家阶层、卿大夫官员们,以及洛阳城庙堂上的那些袍服纹鸟的高官禄员们,都嗅到了血腥味即将到来。 十年来。 南隋庙堂上三个权利最大的人。 皇帝赵柬,丞相韩商,兵神陆起。 以皇帝为首,总掌文武,由文臣之最韩子卿开变法之先河,武将之首陆起以大军酷血推行变法之治。 这一代南隋的皇帝,可能是有史以来权威最大的皇帝,光是一个“律令通行”就难倒了历朝历代多少帝王,却在他手上,有陆起和韩子卿二人,一文一武,运转阴阳社稷。 三位君臣之间,好似共用一颗心脏,融合成为了大隋庙堂天地间无所不克的一把神人利剑! 如今,陆起又来了,且是直接领兵往帝都洛阳而去。 对于眼看着南隋十年,这变法进行到最后,只剩下了他们这一层的人,知道这一天早晚会来。 他们全都隐约看见从北方来了一头凶兽,张开了他的獠牙,伸出了他的利爪…… 陆起去往洛阳这一事,将是如今阎浮天地庙堂之间最大的一个变故。 谁也无法预料到那场即将到来的千古之变,最后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赵家皇帝加上一个武夫和一个书生,就想对这座大地上矗立了万年的古老世家们发出挑战。 要学颜老夫子,为天地之间订一个新的规矩! 当真能成事吗? 谁也不知道。 南隋庙堂之下暗流涌动,各州郡世家已经紧紧地蜷缩起了自身。 就连坐镇于南隋的三大书院之一的浩然书院,也因此在书院中升起了一场浩大的辩论。 这场辩论的内容还在其次,其呈现的形式才说明了问题。 寒门书生与世家宗族之间的阶级矛盾。 ………… 在南隋庙堂暗流汹涌的时候。 其中佛法大行的一州。 此州寺院林立,造塔造庙之风盛行。 皆因此州有一座天下三教中的圣地。 佛祖座下十八罗汉之末金刚罗汉传下道统。 金刚寺。 金刚寺坐落于梵州彼岸郡珞珈山,占地千里,佛光浩荡,梵钟长鸣。 每千步见一塔,朝圣之路上,一步一一金莲,生长于碧水小河之中。 左右两侧,护法尊神石像,一目望过去,宛若森立的两排神将,约有万尊。 富丽堂皇,大气辉煌,这就是金刚寺。 在功德宝光闪烁的功德林中。 “苦玄的脑中禁印松动了,那武夫果真敢动我金刚寺传承!” 一个白衣和尚冷冷道。 这名武夫二十五年前横空出世在了洛阳城,以一手杀拳打遍洛阳世家,而后得洛阳兵选武魁,逢乱世入兵伍,一路杀成了当今的春秋兵神,武道止境,当真是谁也不怕。 在他对面结跏跌坐着一个身躯孔武,但气质却如空海净莲般的中年僧人,闭目开口:“苦玄遇上陆起,被擒也是他的劫数。” “那陆起自持老圣人的规矩,认定我金刚寺不敢下山寻他,不得不承认这是个事实,但他这次领兵出北境,往洛阳要行那千古大事,却已经是半只脚踏入亡路,我们只需观看便是,他自有终劫。” 这二人便是金刚寺“寂缘因灭“四大神僧中的玄缘和玄灭。 白衣僧人玄灭年纪最幼,天赋却最高,性格也最燥烈,他眸光一闪,冷声道:“苦玄将如何?两百年前的玄天升龙道因果,他虽半点不知,但他受方丈师兄私命,下山行度化之事,引渡佛门气运归宗,此事也是大秘。” “阿弥陀佛。” 孔武沉静的僧人双手合十,沉默良久。 最后一声叹息。 “劫数难逃,也罢。” ……………… 森寒酷冷的北方大地。 天下闻名的武成王兵狱。 据传此出关押过许多的江湖武林修道界的有名人物,就连某座三教圣地中的一尊真传弟子,也曾经在这里住过一段时间。 今日。 漆黑的兵狱里。 老若枯树皮的面孔,涣散的眼神。 他似乎看见了一些早就遗忘,但却又深深记着的事情。 当年,他还不叫苦玄,也不是僧人,是古蜀国人氏。 那时候,他也还没有这样的修为,就只是个江湖任侠,因为看不惯家乡的一个恶霸欺凌一对孤苦无依的老人和幼童,便出手教训那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