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_667 钟表热卖和新书出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67 钟表热卖和新书出版 (第2/3页)

工部要了最好的材料,减少了大量寻找材料试错的时间。

    那些仿制者可没有这种经过系统培训的物理人才,没有制作手册全靠模仿,估计这个发条就能卡他们许久。

    如果不懂这一点的人贸然采用劣质钢片甚至用铁片制作发条,下场估计会很惨。

    如果让他们获得了制作手册,就能避免许多陷阱,加快他们制作钟表的进度。

    或许有人要说了,不就是一个发条吗,有啥难的。

    有些东西就是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很难,比如灯泡很简单吧。估计上过学的都知道灯丝用钨丝就可以了。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为了测试出哪种材料最适合当钨丝,发明家耗费了多少金钱和时间。

    虽然那些仿造者们很快就能发现发条材质的问题,但想找到合适的材料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岳山摇了摇头,自己天天和一群高级知识分子打交道,下意识的产生了全国高知识人才应该有很多。

    却忘记了这里是京城,渭水书院本身就汇聚了大唐各方面的人才,是独一无二的人才中心。

    整个大唐的知识普及程度其实并不高,物理方面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这算不算另类的何不食rou糜?

    所以长孙无垢那个看起来比较保守的方法才是最适合,自己的那个点子看起来很美好,实际上才是自己给自己挖坑。

    最终岳山承认了自己的失误,继续按照长孙无垢的计划制作钟表。

    之后岳山就开始计算这一波自己能赚多少钱。

    七百五十万贯,成本就按五十万贯计算,净利润七百万贯。

    三七分账……

    三七二十一……二百一十万贯。

    岳山要晕了过去了,这一刻他甚至想站在街上大喊一句,还有谁。

    家里的钱多的都不知道该怎么花,前段时间娶媳妇好不容易送出去几十万贯,这一转眼又十倍赚回来了。

    哎,愁呀。

    他确实愁,不过不是愁钱该怎么花,而是愁家里的事情。

    岳水儿怀孕全家都高兴,岳山本来也很开心,可很快……

    岳老四两口子就状似无意的说什么,meimei都要有孩子了,你这个当兄长的怎么还没动静啊。

    不是一次两次,基本上每次回家都会听到类似的话。

    李丽质看他的眼神里也充满了幽怨,即便岳山把那份调查报告摆在她面前,告诉她低龄产子很危险都没用。

    事实充分证明,在聪明在贤惠的女人钻起牛角尖来都会变得不可理喻。

    所以每到下班他都愁。

    回家吧,就要面对自家委屈巴巴的小媳妇。不回家吧,估计李丽质能抑郁了。

    为此他一度想让长孙无垢提前发动计划,上书朝廷把推迟年龄的议案给确定下来。

    得知事情真相的长孙无垢差点没笑死,但坚决拒绝了他的提议。

    正所谓欲速则不达,这种延续了几千年的习惯不是说变就变的。必须先在民间营造出足够的讨论,才能拿到朝堂上来说。

    她的计划是利用遍布全国的医疗体系慢慢告诉外界,低龄产子的危险性。等知道的人多了引起恐慌和重视之后,她在联络京中的贵妇人壮大声势,最终一举改变这个陋习。

    前不久她刚开始实施第一阶段的计划,估计还需要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的酝酿才能带动话题,此时还不是上书的时候。

    岳山还能咋办,只能忍着呗。

    男人,难啊。

    不过很快他就没功夫cao心这些事情了——华夏文明出版了。

    经过大半个月的印刷,已经囤积了可观的数量,岳山直接动用皇商行的力量把这本书铺遍大唐。

    而且价格前所未有的便宜,一本只需要二十文钱,真真是只收了成本费,一文钱不赚。

    之前就已经炒作起来的巨大热度,全国无死角铺货,超级便宜的价格,让这本书瞬间成为大唐最畅销的书籍。要是有畅销排行榜,它的销量能比得过同时期四书五经的总销量。

    几乎所有的文人都会买一本,亲眼看看到底是什么内容,敢用华夏文明为书名。

    结果自然不出意料,这本书的内容瞬间就引起了轰动。

    这本书让大家明白了华夏文明的概念,知道了华夏文明代表的是什么东西。不管认不认同这本书里的内容,华夏文明这个称呼得到了一致认可。

    无数人开始以华夏文明传承者自居。

    即便是旧学派也没有反对这个概念,只是抨击岳山的书乃是一家之言,无法代表华夏文明的真谛,甚至其中有很多曲解杜撰之处。

    新学派则兴奋的高呼他们才是华夏文明的真正传承者,也代表着华夏文明的未来。

    两排再次打的不可开交。

    华夏文明的出版再次引起了文学界站队行为。

    少数还抱着纯血汉人血统论的南方世家公开谴责岳山杜撰历史,那些异族怎么会和他们同根同源?别特么瞎扯淡了。

    北方世家虽然并不完全认同他们的话,但出于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逻辑,还是出声支持。

    甚至一些原本对新学有好感,却坚持纯血论的人,也站出来反对。

    他们连手抨击,确实给华夏文明的传播带来了不便。

    然而很快支持岳山的那些人就站了出来。

    之前一直就有强调,华夏文明不是以血统论形成的集体,而是来自于文化认同。孔夫子就说过出则夷狄入则华夏这样的话。

    所以对于岳山书中所写的,大唐周边的异族都是从中原文明分离出去的支脉大家同宗同源,他们还是比较能接受的。

    在这一点上支持岳山的人反而更多,尤其是本身就是出自异族的读书人不管之前是不是支持新学,这次都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