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553、送嫁 (第1/2页)
女子的这句话就像是观世音菩萨传给唐玄奘,用以控制泼猴的那套紧箍咒。 实用又灵验。 戚老夫人听了,立刻没了之前的心不在焉。 只是眼睛里的神采似乎黯淡了几分。 她的反应,让对面的女子坐直了些,神色中悲愤之外又添了几分哀戚。 “您是温家的姑奶奶,当年老王爷对您宠爱有加,王爷和公爷待您不薄,我们这些做奴婢的在温家出事以后都拼死护着郡主她们,帮助温家重新崛起,您……。” 声音如诉如泣,字字诛心。 只是若她对面有面镜子的话,就能看清自己的眼睛里一瞬间泛出的欣喜。 她对面没有镜子。 她对面只有一个人——戚老夫人。 戚老夫人能清晰的看到清楚的看到她眼睛里透出的藏不住的欣喜。 忍着心底的讥讽配合道:“想要我做什么?” 在她说话的这一刻,筠娘眼里的喜意更甚。 果然还是这样,只要她把老王爷那些人搬出来,再强调一下她这个外人为了王府都做出巨大的牺牲,这个傻瓜女人肯定就会妥协。 当年就是如此,她三言两语就把这女人哄得离开京城,把忠义伯府拱手让于卢夫人。 “都怪袁家截走郡主的亲事,不然郡主也不会失望之下逃婚离开京城,他们害了郡主,还想安享荣华富贵,哪里有这样美的事?” 看到戚老夫人沉默着不开口,她也不着急,接着说:“我要潜伏到袁家二姑娘身边去,待时机成熟的时候会给她迎头一击,替郡主出气。” 又说:“不能让别人误以为我们常平王府是好欺负的,欺负了我们王府就得有被报复的自觉,不然我们现在这样,谁都觉得可以上前踹一脚。” “若想重振王府,就不能活得太窝囊了,不然京城里老王爷的旧交看我们一副扶不起来的样子,也不可能会出手帮我们。 戚老夫人应了,“好,这件事我会吩咐烽戟去办。” 嫁妆一件件往外抬。 按照风俗,武安府的人家只有一样东西不用给女儿准备,那就是床。 除了床以外,田地铺子,衣物首饰,各种家具,都可以做嫁妆。 前头在往外抬嫁妆,后头院子里袁明珠正跟家人辞别。 蒲团放在地上,她挨个叩别亲人。 曾祖父会带着祖父他们送他们去码头,曾祖母她们靠在二门口含泪挥别。 袁季驹背着meimei,把人背上一乘小轿。 袁家的所有男子要送她到码头上。 这一路走的极慢,更是引得无数人围观。 那个叫筠娘的女子看着送亲的队伍,“轿子里坐着的就是袁家二姑娘吧?” 眼神像是在看金元宝。 袁家人在她眼中,都是行走的金元宝。 她此来的任务就是想办法混到袁家二姑娘身边去。 最好能获得她的信任,以后在她身边说话就有分量了。 里应外合,把她手中的产业谋了去。 戚老夫人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正是。” 这个叫筠娘的女子原本是常平王府的丫鬟,是清平公主赐给女儿的。 因为原本是宫里出去的,王府出事的时候别人都被发卖,只她和靖宁身边的两个小丫头被留了下来。 送亲队伍过去,街道上能够正常通行,戚老夫人吩咐马车夫:“回府。” 回到府里,她吩咐人去把老爷寻回来。 得知母亲陪着旧日外祖家来的人上街去了,戚开令有些不安。 听闻母亲找他,忙不迭地就去见她,生怕母亲上当受骗。 母子二人这些日子各自心里难受。 戚开令看到母亲就想起她做的那些糊涂事,为了一个作天作地的妾,弄丢了他的女儿。 想想女儿流落在外,他就没法面对母亲。 戚老夫人也是,虽然她强颜欢笑,在外头做出一副儿子平安归来往后万事大吉的模样。 只有她自己知道,看到别人家跟澄姐儿差不多年岁的闺女,她就恨不得扇自死自己。 袁家二姑娘嫁妆里的那一对玉如意,本来是她的嫁妆,她出嫁那会宫里赐下的。 本来打算着澄姐儿出嫁的时候给她做嫁妆的。 现在看着就难过,干脆给了袁家二姑娘做添妝。 戚开令进了他母亲的屋子,就看着她看着长条几上的一对每瓶在发愣。 “母亲。”戚开令喊了一声。 戚老夫人回神,招呼儿子:“坐吧。” 戚开令坐下。 这是自他回来得知澄姐儿失踪真像以后,母子第一次坐到一起。 相顾无言。 戚老夫人眼泪簌簌而下。 戚开令也十分难过,他娘一辈子要强,即使是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