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550、苦rou计 (第3/3页)
安阳侯世子打过交道,但是这位的大名他也听过。 还以为这位的凶名是外界以讹传讹呢。 如今一看,那些传闻传得实在太温和了,根本没把这位的凶性形容到位。 硬着头皮挥手让人上去制止。 景园的地盘上客人让人打了,以后谁还敢到他们这里来? 他们的人一上前,顾重阳带来的人也不打袁伯驹了,跟他们打了起来。 袁伯驹的同窗们赶紧把他扶到一旁查看受伤的情况。 刚刚挨打,淤血和青紫还没有出现,只是血流的有些吓人。 有人拿了帕子给他捂着鼻子,不捂还好,一捂又是一阵酸爽直冲脑门,使得袁伯驹弓成个大虾米的模样。 这回配合重阳做戏,他可是受了罪了。 那边打斗正酣,顾重阳身边站着护卫,倒是没有人能近他的身。 看到袁伯驹的情况,担忧的蹙眉眯缝着眼睛。 他这副表情,把那些书生又吓着了,一个个低下头躲闪这个煞神的凝视。 双方打了一阵,也算打得势均力敌。 大致谁都没占到便宜,都伤得不轻。 顾重阳盯着袁伯驹的方向放着狠话:“给我等着。” “我们走,”领着他的人走了。 景园管事身边的人问道:“就这么让他们走了?” 管事瞪了说话的人一眼,暗骂一声蠢货。 光天化日不让走这么办? 他们还得庆幸没惹恼了这位,不然以这位以往的尿性,不把他们的生意拖垮了这事没完。 顾重阳带人回去不久,他留下打听消息的人就传回了消息,“大舅爷赶在宵禁前回到府里,请了大夫看了,没有大碍,只是说会青紫些日子……。” 次日有关于景园的消息过来,“景园派了个伙计进城,我们的人看到人进了忠义伯府的后门,之后忠义伯府派人去了安定侯府。” 有人去了安定侯府,他们这番苦rou计就没有白费。 使人请了幕僚们过来。 “宣府镇那边一直没有消息过来,怕是侯爷被瞒着。” 知道些内幕的幕僚都有些佩服沈姨娘的能耐了,一个妓子出身的姨娘把安阳侯耍得团团转,真是好能耐。 “世子的意思是……?” “以先生们的名义给侯爷修书一封吧,侯爷再不知道就不合适了。” “待先生们的书信走过几日后,我再给曲先生也写封信送去,这两封信都走军中的邮驿。” 幕僚们也赞同他的主意。 安定侯府接到顾重阳把袁伯驹堵在景园内殴伤的消息,有人高兴有人担忧。 胡维晟是高兴的那个。 “太好了,就说这小畜生不能安生了,这么一来袁家肯定就跟他生分了,对我们控制袁家就有利多了。” 汪氏有些担忧,“还未过门呢,妹夫就跟大舅兄对上了,正常人家都会对婚事有点犹豫……吧?” 明知是火坑谁还会往里跳? 女人在这种事情上跟男人的想法不一样。 若是之前她还不会这么担心,出了浦口楚家的退亲风波,他们得重新衡量袁家姑娘的分量。 袁家姑娘在家没分量他们担心,袁家姑娘在家分量太足他们还是担心。 胡维昆认同汪氏的话,吩咐胡维晟:“你盯着点这件事,盯着点袁家姑娘的行程,不能让他们接到信件,不管是武安府来的还是京里出去的。” 又吩咐汪氏:“你安排人去通知一下meimei,让她派人去箭子巷袁家那边安抚一下。” 最让他担心的是宣府镇那边,顾檝櫂安静得让他不安。 难道说他打得是跟他们一样的主意? 安阳侯府又不图谋大位,他们要这么多银子做什么? 难道说……? 胡维昆猜忌着顾舟是不是投靠了哪边?弄银子给新主子使用。 皇上把各地藩王召集进京,是为了把人都控制住,可皇上老了,控制住皇子控住不住投靠了皇子的文官武将们。 京里京外越发混乱了。 他们需要银子,迫切的需要银子,袁家的事上不能再出差错。 询问管事:“宣府镇最近有没有异动?” “没有,自从安阳侯府的那位曲自鸾去了宣府镇,那边就没在有什么动作,顾侯爷闭门谢客,许久都不见外客了。” 猜不透顾舟那边的想法,胡维昆只能吩咐人盯紧那边,有情况及时汇报。 宣府镇总兵府,沈氏接到前院她的人传来的口讯:有书信从京里过来,是夹在兵部的公文中一起送来的。 沈氏如遭雷击。 整个下午都坐卧不宁,她扣下京城来的书信,这事怕是要败露。 “这可如何是好?要是被侯爷知道了……。” 沈氏打了个冷噤。 没人比她更了解顾舟的薄情寡义。 她本来打算的是等袁家姑娘进了门,生米煮成熟饭,顾舟得需要一个跟袁氏说话的女眷。 就是他猜到是她扣下信件,跟她相比,大胡氏也更加不可信,他无人可用,也只能选择信赖她。 到时候她再小意温柔慢慢转圜,等侯爷气消了,这事就算翻篇了。 只是她就疏忽了,世子那边写信跟侯爷求助,总是得不到回应,肯定会怀疑是有人捣鬼,所以就走了兵部的通道传信。 沈氏从来不是坐以待毙的人,她思索着这回的危机该如何化解。 她屋里的人全都屏息静气,生怕打扰了她被迁怒。 时间一点点滑过。 还真让她想到个适合栽赃嫁祸的人选。 大胡氏主导了这门亲事,可不是最好的接锅的人选? 哎呦,反正大胡氏早都一身黑了,也不在乎再多一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