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545、结亲、结仇 (第1/2页)
刘自耕也自己劝自己:“也是,那姑娘打小看着就难缠得很。” 又说:“袁家估计也是知道他们家姑娘的德行,才给她丰厚的嫁妆,这是怕婆家嫌弃她。” 屋外刘家三兄妹听着屋内的谈话,都没有出声。 暇姐儿担忧的看着她大哥。 刘永昶对站在一批的仆人说:“我们回头再来吧!” 带头离开了。 邵氏被送去铁官府,铁官府少夫人如今怀着孕,听着meimei那些强词夺理的话,气得差点没动了胎气。 问她:“一家人都不反对,就你能耐啊?” 邵氏辩道:“就是一家人都是憨种,我要是再不反对,不就都便宜那小贱人了?” “你不憨,你不憨别人都没被撵出来,就你被撵出来了?” 又问她:“你怎么就不想想为啥别人都不反对啊?” 袁家姐儿要是一般人,刘家能看上她? 外头早有传言,妍玉春的秘方就是她从古籍中找到的,袁家之所以骤然暴富,都是因为这个女儿。 她能前脚跟刘家退亲,后脚就定下更好的亲事,谁还敢小瞧她? 任邵氏现在觉得外头关于袁家姐儿的传闻都是真的。 只怕庾吏府的那个丫头被刘家退亲,也是她的报复。 邵氏:“他们不反对是想巴结曾祖父,怕以后分家产的时候分的少了。” 振振有词,“他们也不想想,大头都被分给外人了,就算笼络住曾祖父,以后分的家财也还剩多少?” 觉得这世间世人皆醉她独醒。 任邵氏越发后悔把她嫁给袁家了。 人家嫁人是结亲,她嫁人是结仇,因为这门亲事,他们跟袁家都疏远了。 亏着袁家仁厚,换一户人家,她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就安定侯府在袁家手里都没讨到便宜,人家是包容她,不是包容她早把她料理干净一百回了。 正说着话,外头仆人过来回事,“你先歇着,我忙完再跟你说话。” 任邵氏先去忙了,邵氏收拾妥当,去找当日借住铁官府时候认识的手帕交。 人家问起她来这里的原因,她也不知道家丑不可外扬的道理,拿人当知己,什么都说。 把在家埋汰袁明珠的那些话又说了一遍。 “小时候就刁蛮任性不讲理,家里的下人抬手就打,张口就骂。” “安阳侯世子你们知道吧,就是现在我家小姑子定亲的那个,啧啧啧,早年在他们家没少受她打骂,可不是东西了。” “靠着早年留下的一张婚书,硬把个退亲的姑娘赖给人家,怕嫁过去人家记恨当日的仇,就把儿孙的家产都给她带去当嫁妆。” 众人:“哟,你们家太爷怕不是老糊涂了吧?” …… “谁说不是啊?我还没说什么呢,就对我急眉赤眼的,这不,把我撵出来了。” 又说:“我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摊上这样一户人家,都是我那好jiejie做的好事,可把我害苦了。” 看到话题扯到宗房少夫人身上,众人不敢接腔了,渐渐冷场。 邵氏又待了一会,觉着没意思就回去了。 待她走了,大家又把这个话题拿出来讨论了一番。 盖因这个话题实在太新奇,十里八乡还没听过分一半家财给闺女的呢! 时下嫁女的习俗,有钱人家还是会厚嫁闺女,但是也没有像故戎朝之前那个朝代那样丰厚的嫁妆。 “听说那个朝代女儿出嫁,娘家会给备足够花用一辈子的嫁妆?有些人的嫁妆到老了都没用完,还能传给儿女?” “那得多少银子啊?” “袁家这闺女的嫁妆只怕也是花到老也花不完。” “肯定花不完,只每年的生息她也花不完啊!” 语气中丝毫没有之前对着邵氏说话的同仇敌忾。 这么多的嫁妆,酸都酸不起来了。 众人也不傻,他们族叔驿丞家的meimei跟邵氏是妯娌,要是真像沈氏说的袁家太爷老糊涂了把家财给外人,驿丞家也不会袖手旁观吧? “说起来前街那家的外孙女,叫泉儿的那个,之前不就跟袁家的闺女要嫁的同一家吗?” “两家的亲事都黄了,少夫人的meimei说的这个小姑子就是那姑娘。” “我也听说了,跟刘家的亲事黄了,那姑娘的娘正准备把她嫁回娘家呢,她嫂子不愿意,不过那姑娘叫淑兰吧?” 旁边有人给她解惑:“泉儿是小名。” …… 旁边一个伺候的婆子,坐在石碓旁边一边锤着石碓里的豆子,一边听着她们说话。 不久,这些消息就传递到安定侯府。 “一半的家财,江南所有的产业都准备给他们家小女儿做嫁妆?” 安定侯府生怕有诈。 “应该没错,武安府那边都已经传开了。” 胡维昆兄弟俩觉得这步棋走得太对了,仿佛已经看到财源滚滚的情景。 吩咐下去:“再外头多传些传言,一定不能让顾重阳被袁家笼络住。”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又说:“之前顾重阳不是嫌聘礼太轻了吗?确实轻了些,让meimei那边再备厚些。” 他们主动给添厚些聘礼,这个功劳不能让顾重阳那边抢去。 让人把婚事赶紧cao办起来,尽快把人娶进门省得夜长梦多。 婚事也要办得尽善尽美,给袁家姑娘留个好印象。 “做得周到些,以后拉拢她也容易些。” 在安阳侯府准备往箭子巷袁府再送去许多聘礼的时候,武安府的信也到了。 看到来信,袁仲驹忍不住乐了。 楚氏族长派去接袁珍珠的人不仅没接到人,还被人打了一顿扔到水里。 这些日子正向他们要一个说法呢,这说法就来了。 袁伯驹:“你先别乐,想想怎么准备好对付楚家的狗急跳墙吧!” 他觉得楚家不会太容易善罢甘休。 不过有了这封信,楚家应该不敢跟他们对簿公堂。 但是不对簿公堂也不代表事情能很顺利的解决。 要知道如今许多人不选择公断而是选择私了,用私斗来解决纠纷。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他们家现在在京里有三个妍玉春的铺子,他们是穿鞋的,对方是光脚的。 真若是带着人冲击他们的铺子,三家铺子位置又分散,说不得还真会顾此失彼。 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