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523、许你正妻之位 (第2/2页)
。 不过也不敢太过分,过了一会拿脚碰了碰袁明珠的脚,“要不你再踢我一下。” 依旧没哄好。 “你踢我我都没生气,你居然还生气?”满腹委屈的控诉。 去牵她的手,被甩开了。 “谁敢生你的气,你赶紧走,不然我叫曾祖父来。” 顾重阳不怕她叫曾祖父,但是知道今天若是不说开了,明珠会给他什么样的答复,那比叫曾祖父来更严重。 英雄气短! 馋着脸赔不是,“我错了,以后再不提那混账东西了。” 袁明珠:“人家是混账东西,你以为你不是?” “我也是,我比他还混账。” 想想觉得委屈,“你是不是还想嫁给他啊,他哪里好?我比他强多了。” 在心里补充:除了脸没有他和袁白驹那小白脸的脸白。 摸摸自己的脸,说:“我小时候也不黑,就说明我的脸不是天然黑,以后少晒点也能养白。” 他这些日子已经买了妍玉春的面脂用了,感觉细嫩了不少。 袁明珠不明白话题怎么就突然拐到他的脸也能养白上了。 拿看傻子的眼神看着他,“你比别人强不强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你直接把脑袋扎面缸里白得快。” “德行,起来赶紧走。” 开始赶人。 顾重阳苦巴着脸:“你真还想嫁给他啊?你生气是不是因为我坏了你的亲事?那种人能嫁吗,他就是个好色之徒,想坐享齐人之福。” 他来好几天了,袁明珠一直跟他呕着气,觉得找到原因了。 说着话眼睛里就露出凶光,盘算着该怎么收拾刘家。 “我不是生气你破坏我亲事,我是生气你算计我。”袁明珠说。 说到这个顾重阳就心虚气短了,不过又有些心旌飞扬。 狡辩道:“谁让你这么早定亲的?跟怕嫁不出去似的,挑的什么人啊你也敢嫁,眼光这么差。” 不忘自夸:“我这么好的一个人选就在你跟前你看不到,巴巴地选个色胚,你得感谢我,不是我你现在就落火坑里了,还是我拯救的你呢!” 问她:“你说你怎么感谢我好?是不是该以身相许啊!” 袁明珠把他凑过来的脑袋推开:“许你个大头鬼。” 说的好像他不好色似的,谁知道他以后会纳几个小老婆? 芸香送回来的情报里,他可是快整编一个小队的后备小老婆了,不仅有唱小戏的,还有唱曲的。 跟人在妓院里争风吃醋大打出手。 沈氏送的人收了还不算,其他人送的也来者不拒,也不怕混了间隙进去。 顾重阳看她面色,忽的一下想起来他为麻痹对手做的那些事。 哎呦,坏了! 明珠不是知道了吧?要是知道了,对他的观感比刘永昶还不如呢! “芸香是不是都跟你说了?” “说了什么?”问这话的时候眼神带着刀光。 还真说了! “你别听她的,她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有些人送进来不好拒绝,我可什么都没干啊!” 袁明珠:“你家沈姨娘送的那位红绡姑娘,据说容色出众,身段窈窕,又歌喉婉转,小曲唱得特别好听,很是得顾世子宠爱,放在身边贴身伺候着。” 顾重阳抹抹额头上的湿润,“外头人瞎传呢,我……。” 突然醒过神来,“茜罗是你的人,在给你传递消息?” 袁明珠:…… 糟了,把茜罗暴露了! 两个人的地位倒转了,顾重阳一脸傲娇,就差在额头上写上:说点我乐意听的,不然我回去就让你的人好看。 外头郑mama看着越来越亮的天色,内心焦急。 若是被家里知道了顾世子半夜三更进了小姐的院子,他们这些伺候的人都得被治一个知情不报外加劝阻不力之罪。 看实在不能再等了,走到门前往屋里喊了一声:“二小姐,天不早了。” 顾重阳看看外头,果然已经从窗棂上透出青色。 凑到袁明珠耳边:“回头去给我送行。” 把外衣往腋下一夹,“我走了。” 不给袁明珠反对的机会。 郑mama:“外头冷,赶紧穿好了衣裳再走。” 这样出去让人看见更说不清楚了。 带着春桐伺候他穿衣裳。 顾重阳这才想起来之前他敲窗户时候郑mama和这个丫头的应对。 外头有人敲窗户,一般人的反应应该是出声询问和点灯。 实际这样做是大忌,一出声或点灯,就是明明白白暴露了屋里的人数和位置。 保守的做法是搬了桌椅柜子把窗户和门顶上,拿了趁手的武器守着,不出声等着天亮。 若是确保外头歹人人数不多,又能一喊就有人来救援,也可以选积极些的做法,就像昨晚郑mama她们那样。 顾重阳表扬道:“你们昨晚表现不错,护主得力,回头有赏,以后遇事就该如此。” 郑mama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 原本以为会遭到惩罚的,结果不仅没有惩罚还有赏,忙行礼谢赏。 看顾重阳还要翻墙出去,担心他再把伤口崩开,劝道:“还是走门吧,若是有人问起来,您就说锻炼伤了肩膀,找小姐跟您医治的。” 袁明珠看着似乎要倒戈的郑mama贴心的把借口都给顾重阳找好了,不忿道:“哪里就这么娇贵了?他半夜翻墙还成功臣了?” 郑mama讪笑着没敢说话,不过依旧坚持开门把顾重阳送了出门。 送走了顾重阳,郑mama就给西跨院的下人都下了封口令,下令昨晚发生的事不得外传。 袁明珠跟顾重阳对了一局,好像最终落了下风的还是她。 本来形势一片大好的,都是她轻敌了,让顾重阳借着茜罗反败为胜。 想想都让人觉得气闷。 不过生气归生气,顾重阳的伤马虎不得,还是得给他抓药熬制膏药。 安阳侯府以武传家,他以后是要统兵打仗的,落了病根就不好了。 吩咐郑mama去仁济堂抓药。 “天也不早了,大家都别睡了,回头忙完了轮着歇息。” 春桐拿了笔墨,袁明珠写了两张方子,一张做膏药的一张吃的汤药。 又吩咐人准备熬膏药的锅、炉子和香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