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518、规矩 (第2/2页)
这样好,既然这么骂,就说明恨毒了刘家,她娘心里应该也赞成退亲,之所以哭是哭刘家把她害惨了。 袁弘德登了刘家的门。 听说袁弘德来了,刘自耕爷俩相视而笑,笑得志得意满。 他们就知道袁家撑不住得先低头。 刘自耕一边换着见客的衣裳,一边对耕大太太说:“好了,别生气了,看我去给你出这口气。” 领着儿子去了外院。 再回来的时候爷俩的面色都透着青灰色。 耕大太太忙把屋里的人都打发出去,问她儿子:“怎么了你们爷俩?” 刘福礼:“袁家真是……。” 刘自耕:“袁家要退亲。” “啊?” 耕大太太不敢相信。 刘自耕搓着脸。 面对耕大太太的追问,他只避重就轻的说了说。 袁弘德说的话他实在难以启齿。 袁弘德说:你们跟唐家情深义重关系匪浅,我们家不好硬插在你们两家中间破坏你们之间的情意,唐家小姐身份贵重,做妾实在是委屈了, 好在我们两家才走了三道礼,趁着还没结亲把亲事退了吧,退了亲你们家就能娶唐家小姐了,也算是亲上加亲……。” 他娘的,他们家要是想娶唐家那个不着四六的丫头,还用绕着弯求娶袁家的丫头吗?当初两家直接定亲不是更简单? 袁弘德没等刘自耕父子说话,接着说:“我问了墨香,那日他也是被人哄着关进了观音堂后院的屋里去的,知道被算计了也什么也没敢做,一直老老实实跟唐家姐儿离着老远,唐家姐儿还是清白的。” “我家明珠让我们惯坏了,小脾气实在是不好,只怕嫁进你们家,看着这么个人天天在她眼皮子底下晃悠,肯定得闹得家宅不宁,为了以后你们家家庭和睦我也不好再坚持婚约。” “不过这么多事都是你们家造成的,你们送给我们的那些东西为了我们明珠的名声也不好退还,好在送的东西也不多,我就做主不退了,只把你们家的那块传家的玉佩送回来,你们看行不行?” 打从他进门,什么话都是他在说,刘家父子只刚开始没提到退亲的话题的时候说的几句。 袁弘德问只退玉佩行不行,他们实在想不到该怎么回答。 说行吧,那就是同意退亲了;说不行吧,送去的东西加节礼也没多少。 六礼只走了三礼,送聘礼的纳征本来打算放到年后就办的。 如今这样,他们真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忧,该不该庆幸还没来及送聘礼,不然损失还更多。 愣了一会,刘自耕终于找到自己的声音:“不是,袁先生不至于就退亲了吧?呵呵呵!” 刘福礼:“是啊,退亲对你家女孩的名声可不好,袁先生可想好了。” 事到如今依旧语带威胁。 袁弘德:“劳你费心了。” 他这话把刘福礼气得哼了一声。 袁弘德也不在意,“年前找个日子请几个中人把这事说清楚,当众把你家的夔纹的玉佩还了。” “年后我们家要忙着办三郎闺女的满月酒,只怕就没有空闲了。” 把满月酒三个字咬得特别重。 不是刘福礼的威胁之语,袁弘德也不会说这话。 既然脸都撕破了,也就没什么可顾忌的了。 他的话听得刘自耕心里一凌,知道这是袁弘德的威胁。 袁家办的满月酒,武安府大半的官吏乡绅都得出席,袁家若是把事情张扬出去,唐家不仅会恨上袁家,更是会恨上他们家。 袁家因为阻挠昶哥儿纳唐家姐儿早就跟唐家交恶了,他们不怕唐家。 耕大太太声音尖厉:“怎么就闹到非得退亲?” 问刘福礼:“你是不是又在袁家曾祖父跟前浑说了?” 刘福礼被问的一噎。 他还真说。 嘟囔道:“人家来之前就打定主意要退亲了,跟我说不说有什么关系?” 推卸责任,“娘你去袁家怎么说的,怎么袁家祖父就铁了心的非得退亲?都拿话威胁我爹了,说我们不退亲就把这事趁着他们家办满月酒宣扬出去。” 母子俩又吵了起来。 门外,刘永昶站在院子里,已经停歇了一晚加一早上的雪又开始沸沸扬扬的下起来,一会儿工夫他的头发和肩上就白了。 屋里人出来的时候,院子里的雪已经下的很深了,刘永昶走出去踩出的脚印已经被飘雪掩盖。 刘家请了盛隆的掌柜刘自樵两口子过来做说客。 刘自樵跟袁家走的近,这些年一直关系极好。 刘自樵得知袁家要退亲,十分讶异。 他对袁明珠十分迷信,当然不愿意这样一个招财的人跟宗房嫡长孙失之交臂,一口应下来。 问他族兄:“袁家因为什么要退亲啊?” 得知是因为要纳唐家小姐,刘自樵有些懵,后悔答应的太早了。 “大哥让我去袁家,是答应袁家不纳唐家小姐了?” 刘自耕:“我已经答应了唐家,怎么好再开口?” “你去问问袁弘德他们需要什么,只要不退亲,条件可以商量。” 刘自樵有些为难。 袁家是盛隆的大主顾,别人不知道他知道袁家对他们家二小姐的重视。 别人家姑娘是最多一年选一两次首饰,袁家二小姐是每到换季就要选一回收拾。 别人的旧首饰不时兴了会拿到他们那里融了重新打成新式样的,袁家二小姐从来没融过。 不仅如此,他们家二小姐有时候还会戴些本地没有的花样,都是从京城捎来的。 他们盛隆有时候还得借了袁二小姐的首饰模仿。 袁家会为了许诺的好处胡乱嫁女儿吗?刘自樵觉得假设这个问题就很沙雕。 刘自樵夫妻俩带着这个不可能的任务去了袁家。 街道上的雪已经不复洁白,被来往的让踩踏得乌漆嘛黑的。 不过踩在脚下依旧咯吱咯吱的响。 快到桥泗巷的时候,刘自樵的妻子看着前头问他:“当家的,你看前面站在那里的是昶哥儿吧?” 刘自樵顺着妻子的手指指的方向看过去,果然看到一个穿着月白色镶褐色边鹤氅的少年。 正是宗房的昶哥儿。 他手里拉着缰绳,缰绳的另一头正是他日常骑的那匹枣红马。 未带一个随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