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496、自轻自贱 (第2/2页)
吃软不吃硬,她若是敢那样做,二小姐可不是善人。 为今之计,她觉得该把身段放低些。 袁明珠听外头禀报郑mama母子三人回来了,还有些回不过神了,问:“谁?” “郑mama和春英、春盛。” 吸气! 深呼吸! 难怪武安府的本地人常说武安府“地邪”,不能念叨谁,只要一念叨谁准把人给念叨来。 说:“安排他们到后头裙房里先住下。” 顾重阳的信早已到了。 袁明珠相信他的判断,他觉得让汉阳公主来做这个名义上的幕后东家是最佳人选,肯定大公主就是最佳人选。 而且汉阳公主否决了他们给两成利润的提议,只收一成的一半。 显然大公主不是贪财的人。 那她把郑mama又派了回来是什么用意? 袁明珠想了一会觉得想不通,决定还是见了郑mama以后在做判断。 次日,袁明珠见完刘府来送东西的mama,才把人送走外头就来回:“郑mama他们求见。” “让她们进来吧!” 看着进来以后就躬身而立的郑mama,袁明珠挑了挑眉头。 “别来无恙啊郑mama!” “托小姐的福。” 袁明珠噗嗤笑了,把春英姐弟笑得缩了缩。 袁明珠直视着郑mama,“行了,你就别给我戴高帽子了,说吧,怎么又回来了?” 郑mama:“公主殿下已经知道了。” 袁明珠心里就猜到汉阳公主的用意了。 说:“你们应该知道,什么事该说什么事不该说,就不用我再教你们了吧?” “是。” “先去歇歇,两天后过来当差。” 待郑mama走了,袁明珠想了想,对荞麦说:“让小六去告诉贺先生,不用过来了。” 人既然来了,端着他们家的饭碗总不能闲着,该干活的就去干活。 郑mama歇了两日,领命去了金谷里。 回来以后跟袁明珠汇报:“乔茵茵姑娘的信中没有说错,戚青衣姑娘确实病得不轻,据她之前的丫头说,人已经被挪到后头马厩旁边的屋子里了,那丫头也好几天没见到人了。” 这是说就等着死了? “怎的突然病得这么严重,说没说是什么病?” “只说大暑前后病的,一直都当暑热治着,总也不见还转。” “过人吗?” 郑mama摇摇头。 “乔姑娘见了?” “见了,转达了小姐的意思,乔茵茵姑娘说谢谢小姐,有情后补。” 袁明珠很满意她的办事效率,人用着确实得心应手,若不是别人家的探子就好了。 “让陈掌柜去天香园问问她的身价银子多少,就说她是我们妍玉春的老主顾了,东家听说了她的现在的境遇觉得怪可惜的,想赎了她好好送去找名医诊治,看看能不能救她一命。” “差不多就这个意思,让陈掌柜看着办,只要老鸨不狮子大开口就把人接出来,银子到账房支,人接出来以后送柳树湾那边去。” 郑mama去办了。 过了两日回来。 看着她神色似乎不知该怎么开口,袁明珠:“人没了?” 郑mama看看左右,“不是。” 袁明珠挥手让荞麦把屋里的人都带下去。 郑mama从袖筒里拿了一张纸出来递给她,袁明珠忍着疑惑,把纸展开来看了。 “她是……?” 郑mama点点头。 袁明珠忍不住捏了捏额头。 没想到戚青衣还大有来头,居然是个不能赎的。 只怕乔茵茵也不知道内情。 郑mama拿了火盆出来,点了火石把这张纸和之前乔茵茵送来的黛子写的信一并烧了。 劝她:“小姐,我们已经尽力了,这件事不好再插手。” 袁明珠知道她现在靠着自己生存她能让她生就能让她死,她这些话都是肺腑之言,是站在她的角度替她考虑。 她也不是那不知好赖人的人,说:我晓得轻重。” 想了想说:“让五月和贺先生都过来。” 郑mama还待再劝,但见她眉目坚毅,知道她不会胡来,转身去叫人了。 这事得做得周密,只有贺家人能做。 贺家的身份有瑕疵,他们还曾做过土匪,相当于有个把柄攥在袁明珠手里,她不怕对方反水。 所以任何不能见光的事,都是贺家替她去办。 郑mama在屋外守着,袁明珠把事情交代给贺家叔侄。 “……你们去办吧,先在城南官道旁买一处小宅子。” 城南那里是进出城的要道,有一处粮仓,还有一个驿站,外来人口多,有几个生面孔出现也不会引人注意。 看到贺家叔侄走了,郑mama进来,欲言又止。 袁明珠:“这事可以跟公主殿下说,劝我的话就别说了。” 郑mama:“奴婢省得轻重,不会跟公主殿下说的。” 袁明珠笑笑:“没事,这事能说。” 看郑mama不解,说:“这人那,谁知道谁什么时候起高楼、宴宾客,谁又知道什么时候楼塌了!” 听着小姑娘语气里的沧桑,郑mama只觉得鼻头发酸。 想想天香园后院马厩旁边躺着等死的那位,也觉得世事无常。 躬身道:“奴婢省得了,以后小姐说什么能往京里报奴婢再报。” 跟着个重情重义的主子,总比跟着个只知心狠手辣撅财的主子强。 想必公主殿下也会这样想,跟一个重情重义的人接触,比无情无义的人强。 她今日能对个不很熟悉的人做到这样,他日自家落难,她想必也不会袖手旁观,更不会落井下石,说不定也会援手一二。 袁明珠看看郑mama,没有跟她客气。 他们跟公主府没有冲突,也不怕他们窥探,但是有人时刻监视着,不知道就罢了,知道了总是让人不舒服。 郑mama有这样的觉悟,让她很满意。 投桃报李道:“让春英和春盛也进来当差吧!” “是。” 还是不太放心,“这事不会……?” 她想问这事不会出差错吧? 戚青衣可是原本常平王府的姑娘,虽说化名到了武安州,人却是至死都不许脱了贱籍的啊! 这事若是走漏消息,可是大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