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26、面熟 (第1/1页)
不得不说,顾重阳的身上能找到太多来自于袁明珠的影响。 袁明珠身上带着些现代人的功利和狡黠,无论做什么事目的明确。 明眼人都能看出顾重阳这样做是在利用顾氏。 他也确实是在利用他娘,并且不避讳让人知道,因为别人知道也说不出什么来。 母子连心,这句话不是白来的。 顾重阳拿了抹布,卷了衣袖亲自去祠堂打扫。 安阳侯门前只剩一张供桌,供桌上放置一个牌位,围观的人却没有减少,还在越聚越多。 这些人就只看着牌位,看了快半个时辰。 没有发生混乱,甚至没有人大声喧哗,有后来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跟人询问,一见场面如此肃穆,都自觉压低声音。 顾重阳打扫祠堂的过程中,侯府的下人都不敢靠近,只他带来的人手过来帮忙。 两方的人泾渭分明。 躲在主院里装病的大胡氏等了许久不见有人过来回事,心里反倒没底了,频繁的遣了人去查看事态进展。 仆妇们看看在祠堂打扫的大少爷,再看看外头乌压压一片却肃穆无声的人,这些让她们想战栗。 那牌位上仿佛有威压往她们的面门上压过来,让她们不自主的就屏住呼吸。 仆妇们退回院子,直到到了大胡氏住的主院,才像是猝然惊醒。 几人换了个眼神,都不知道该如何跟夫人回禀。 难道实话实说,跟夫人说外头的实情,只怕讨不了好。 夫人正在气头上,不被打一顿都是造化。 胡嬷嬷见几日在院子外头久不进来,走过来问:“出了什么事?” 这些人看到胡嬷嬷心里骤然一松,她是大胡氏的奶嬷嬷,自然比她们这些人有脸面。 同样的话她们去说可能招致责骂,胡嬷嬷去说不同,夫人多少能听进去一些 几个人七嘴八舌把见到的情形跟胡嬷嬷说了。 胡嬷嬷听了也只觉得口苦。 刚才安定侯夫人派来的人被打了一巴掌的情形她可是看在眼里,安定侯府的嬷嬷,以前在夫人面前比她有脸面,还不是说打就打。 所以刚才少爷建议夫人装病,她虽然觉得不妥,也不敢很劝。 这些日子夫人诸事不顺,脾气愈发孤拐了。 胡嬷嬷心里生出退意,她也老了,还是早些去田庄随着儿子生活,也能全了这份主仆的情意。 真若是当众被打了脸,一辈子攒的那点脸面就全没了。 带着这些人进去。 回道:“侯爷的长子自己去了祠堂打扫,搬了张供桌把顾氏的牌位放在大门前,外头聚了不少人看热闹。” 只一句侯爷的长子,就足以显示胡嬷嬷会说话,难怪人家是夫人的心腹,真是不服不行。 其他仆妇都暗自佩服。 若是他们回话,肯定说大少爷,哪里会拐这么大个湾? 也不会说的这么简单,要知道说的越多错的越多! 都是差距啊! 胡氏一听还是腾的坐起来,“怎么能由着他把灵位放外头,赶紧搬进来把大门关上。” 胡嬷嬷:“奴婢马上带人去搬进来。” 等她带人到了门口,就看到供桌前跪了一个老妪,哭得正伤心着。 她凝神看过去,觉得有些眼熟,问旁边的人:“有些面熟,这谁啊?” “怎么看着像是以前外院的扫洒婆子。” 夫人当家以后,安阳侯府里原本顾家的老人要么投靠过来,没有门路投靠的或是不愿意投靠的,都走的走散的散。 这个婆子就是其中一个。 胡嬷嬷脸色难看,这死老太婆,土埋了半截了也不消停,还出来找不自在。 心里不痛快脸上却没有带出来,上前拉了她起来:“老jiejie别太伤心了,人生不能复生,活着人还得朝前看,好好辅佐大少爷,大少爷好了比什么都强。” 樊婆子心内得意,觉得大少爷得势了,胡家那女人的人还不是得低头做人? 看着没有,她贴身的奶嬷嬷对他们这些侯府老人的态度立马不一样了。 等大少爷的世子册封下来,侯府还是大少爷的侯府,还是他们这些人的天下。 微抬着下巴:“是胡嬷嬷啊,好久不见。” 胡嬷嬷陪笑道:“是挺长时间没见了,您还好吧!” 围观的人开始sao动起来,有些看不明白,怎么刚刚这婆子还痛哭流涕,转眼就跟侯府里的人叙上旧了? 难道双方的恩怨并不像坊间流传的那样? 两人说了一会话,胡嬷嬷说:“总这样放在门外也不是事,还是搬到家里才是。” 樊嬷嬷也觉得放在外头忒没气势。 应道:“是该搬家里去。” 指挥着搬供桌的下人:“搬稳些,别晃悠,看着点脚下,别顾头不顾尾毛毛躁躁的……。” 留在原地维持秩序兼防止有人捣乱的人之前看她哭,只觉得她有情有义,也不曾拦着,谁知道下面她做的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怀疑她是对方派来的人,是来配合对方的。 忙过去跟顾重阳汇报。 顾重阳听着来人的描述,不期然就想起那个曾经失踪的樊嬷嬷。 祠堂这边基本也打扫完了,他吩咐道:“我先过去看看,你们把最后一点收拾妥当。” 曲先生说:“我陪着大少爷一起去看看吧!” 顾重阳:“那就有劳曲先生了。” 这些日子曲先生领着他读书,也有些师生的情意,这一路他也看出来了,曲先生对他很是维护。 就拿他摆脱队伍去找明珠这事,就多亏着曲先生从中周全。 曲先生是顾舟倚赖的幕僚,如果能得到他的襄助,必然事半功倍。 老远就看到一个老嬷嬷在指手画脚,把侯府的下人支使得团团转。 虽然离得还远,从体态上顾重阳也能看出正是樊嬷嬷。 回想起当初因为这老婆子跟明珠产生的分歧,原来还真没冤枉她。 不过他已不是昔日吴下阿蒙,不会再喜怒形于色,端着一脸严肃走过去。 樊嬷嬷一见他,立刻露出菊花般的笑脸:“世子爷。” 顾重阳:“还未册封,嬷嬷莫要乱叫。” 樊嬷嬷:“是是是,看老奴这张嘴,不过这也是板上钉钉的事,大少爷您做世子是天命所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