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四十八章 那是为了国朝?那是馋它的利润! (第2/2页)
刷刷的在纸上画出了一个三视图来,然后又画了几个图,看着旁边的小太监问道:“你叫什么名字,这两天老是看到你。” 小太监好像还没反应过来,听到赵桓问话,赶忙说道:“臣小黄门孙历。” 小黄门看起来带这个小字,可是在内宫的品秩里可不低。 而且能被赵英带在身边耳提面授,想来是一个伶俐的人。 就比如刚才,赵桓要装逼… 不是,赵桓要画画,孙历就做的很好,压住了被风吹起来的纸角。 赵桓拿着纸张指着图说道:“人力轨道车,你可以叫他手轧车,可以设计成两个人,也可以设置成四个人。” “利用杠杆原理,带动斜轴,斜轴带动曲轴,自重不到两百斤,大概能驮三四百斤的货。” “完美符合你的要求,不需要马力,只需要人力,跑的也挺快的。大概一个时辰能跑八十里地,速度不算快,拉的不算多,但是制造简单。” 李纲看着这张图看了好久,俯首说道:“官家英明啊,这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啊。” 赵桓深知人力轨道车,最后会被淘汰,笑着说道:“哪里是什么大问题,就是个小问题而已。” “等到几个马场出马了,陆地飞舟估计才是货运的主力,我这个两人小车,还是太小了些。” 李纲小心翼翼的将官家画的话收好,说道:“官家,有所不知啊。这驰道没少花钱。” “尤其是这铁包木轨道,一里就是七千贯还不够啊,燕汴驰道,花费了整整将近七百万贯!” “还不算各站点的花费,还有以后更换全铁轨,那更是一笔高昂的数字。” “其实广备攻城作压力很大,这路修好了,却迟迟不能用,没东西可以用!多少人都等着抓工赈院的小辫子呢,好参上一本。” 赵桓听到这,脸色突变,大声的说道:“我看他谁敢!” 赵桓最烦这种人,没事就顶着顶好的国政,死命的找缺点! 恨不得化身成为胡元,整天带这个放大镜看人! “不给时间、不给机会、不看全部、甚至纠缠起来成群结队,把这种利国利民的国政,往死了黑。” “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很简单!等到朝廷没钱修路的时候,把这些路扑买的时候,他们自己占了去!” “那是为了朝廷?那是馋金桥银路的利润!” “下贱!” 赵桓的气很大,赵英和孙历瞬间趴在了地上,大气都不敢喘一个, 官家在文德殿杀那一百多个大臣的时候,都没这么生气啊。 连李纲都低着头不敢说话,他原来只想抱怨两句国事艰难,没想到惹了官家这么大的火气。 李纲当然有这个资格抱怨,作为赵桓登基以后,赵桓头号大臣! 至今都是独臣的他,这些牢sao话,他没法跟别人说,只能和皇帝说。 没成想一个小小抱怨,抱怨广备攻城作设计不出合适驰道的产品,没思路的几句闲谈,引来了官家这么大的火气。 赵桓依旧余怒未消,想了半天,说道:“就是马拉着在驰道上跑,那也比马车快!比马车省劲。” “有一个算一个,谁言驰道需要停下的。” “朝堂之外暂且不论,朝堂内的朝臣,第一次一律罚俸半年!第二次一律给朕扔到上京路去种牧草去!再有一次就流放岭南去。” “不!第二次就给朕罢官扔到岭南去!反了天了!吃国朝的粮,不给国朝办事,还净扯后腿,砍了都不过分!赵英记下来,成为常例!” 赵英哆哆嗦嗦的问道:“官家言废驰道之事,是罢黜还朝还是砍头啊。” “你说呢?”赵桓瞪着眼问道。 赵英不敢再问,就记上了个砍头。 李纲也擦着脑门的汗,他也不敢问,也记成了砍头…… 毕竟,砍头都不过分,是官家说的,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啊。 “官家,为何生这么大的气啊。”李纲左右看了看,也只有自己问合适。 朱琏一直注意着赵桓这里,看到赵桓这么生气,也走了过来。搀着赵桓说道:“官家,不要太生气了,出了什么事,解决什么,气大伤身,赵都知,去取些茶水来。” 孙历麻溜的爬起来,去车驾那边取水去了。 朱琏笑着说道:“喝口水,顺顺气。臣妾出发前烧了些生姜红糖茶,袪寒暖胃。” 赵桓终于把气消了一大半,这顿火发的,的确有些没来由些。 他看着李纲问道:“李太宰,你说咱们脚底下这是什么?” 李纲跺了跺脚,说道:“官家,咱们脚底下是大宋!” 赵桓点了点头,李纲的答案,是标准答案,但是他说的不是这个。 他踩了踩脚底下的碎石头说道:“咱们脚底下是道砟。” “那李太宰你说这道砟,有什么用?”赵桓笑着问道。 道砟是铁木轨道下的那层小石子。 朱琏也是好奇的看着李纲,她还是第一次听到君臣奏对,显然这不是国政,她可以听。 李纲愣愣的说道:“排水啊,减震啊,这夏天大雨,没这层道砟哪里能把水排了?这陆地飞舟一个都五百斤了,加上货物,没这层石子,早压下去了。” “还有一个妙用!李太宰。”赵桓笑着说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