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随笔总会遇到些不善,但也总有善意相随 (第2/4页)
了“好说有好说的办法。好说没用,那就不要好说话,按天日结,只要误工费”,说真的,也是生气发发而已,一开始就不计较,还会后面多计较?更何况人都早已不在现场,都隔了一整个白天的事了,本来就没办法第一次见面就深深记得常人的脸,这一次我也一样没记住。 只是对这歪曲的事实,感到寒心、生气。若是考虑到自身经济问题、怕被借机讹诈,那逃避现实还能理解,当场已允许你离开,还微信自己先发的暂时不追究的,又何必一定说成自己全无责任,反而变成是受伤更重、规矩右行者的全责? 不过对于假装耳聋的人来说,终究是说什么都是没用的。最后以我发的语句结束,我自己的时间是很宝贵的,不想浪费在他那种人身上,只能祝愿他出门不好运了。不喜欢咒骂特别带死亡之类的词,不好运,已算是极限的体现。 这一分原不是因懦弱,而是源于退一步好阔天空、互相理解、不想多追究的好意,最后带给我的是一分恶意和心寒。 但是! 微信之后,却发现昨日收获的感动却更多! 恶意,总是容易被看到。但善意,细察之下却更多,只是需要我们去捕捉、去回忆每天中那一个个瞬息间让你感动的时刻,哪怕这个瞬息稍纵即逝,却是实实在在,盖过当天所有其他平淡的重要时刻。 细数了一下,那一天的感动。 小伙伴特意开车来接叫不到车的我。 因早晨的事情,没法自己买早餐,而帮忙带了早餐的小伙伴却不收钱,由她请了。 到公司每一个看我脚跛着关切的小伙伴。 尚未返杭的姬友,特意发QQ来问。以及因为先前我说了一句,看了她拍的照片有了灵感,特意多拍了不少“长安盛夜”的照片发过来。 还有傍晚时,本可以自己坐公交也方便、更便宜的小伙伴,却为了陪我一起打车。同样晚高峰,为了叫到车加了14元的红包。 还有下了的后,小伙伴需要直行,我是先下车的,过个马路便是小区。一跛一拐本就走路会慢许多,那处熟悉的人行道处,车让人,一辆公交车却极有耐心地一直等着我以慢于常速很多的速度走完后才发动。 还有租住的小区内,两位并不相识的居民看着我跛脚,关切地问了几句。 晚上点外卖,牙齿受到过冲击的影响,点了份粥。外卖小哥电话来时,确实自己走路极慢,而外卖小哥接单赶时间是众所周知的,只是依旧互相理解地说了声:放在那里就行,脚受伤了走路慢,让他继续送下一单好了,免得影响了他送下一单的时间。 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却未曾谋面,也可感受到话音里头的谢意。其实当时,更感动的是我!不管他人看了是否会觉得我脑回路不正常,但当时更感动的确实是我! 果然,就算刚收到完寒心的消息,还是觉得传递善意更开心! 听到电话那头的声音时,说实话,应该说谢谢的是我。谢谢这普通不过的话音中,有那份真挚的谢意,让我豁然抛开了先前的不悦,只记得善意传递间微妙的感动。 正如前年还是哪一年,部门团建泰国旅游时,给当地出租车司机时小费时,看到他那张黝黑的脸上因为意外收到这小费而绽开的婴儿般纯粹、无杂质的笑一样,作为乘客的我们也都受着感染。 更别提那一次泰国打车的经历,不小心手机从长裙口袋里滑落,落在了出租车上。那位司机可以选择离开,可以选择把手机转卖掉或其他什么。但只是因为当时小费的原因,竟然还一直在下车处的bigC门口等着。 想写下这一篇,并不是想炖一锅鸡汤,也不是想让多少人看到,或是博得同情、获得赞许之类,或者追究责任,亦或是其他如何如何的。只是想写下,写下自己的真实,不愿再默默藏着。 除了上述的,也是因为昨日的这事,让我联想到了自己家中的纠结事。也是一样,本算是受伤者的我们,反过来却被不善者说成了全是我们的过错。 这个我们是我和meimei,以及mama。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我家中的,曾是现实版《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第一次看到这部剧,是在高三时。当时,没人会知道那一次午休教室内难得会开的电视机,播着那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时,位置上的我是已红了眼、强控着泪的。 原是一家四口,父母 两女儿。穷时无事,当家庭条件好起时,确是所谓的“家”各种变质的生起。 于是,十逾年前,2007年,在我高考结束后,我和meimei都义无反顾地选择跟着mama离家出走起,宁愿漂泊无定居,也不愿再踏上那令人寒心、本应为“家”的地方。 本以为时间可以息事宁人,但总有些不怀好意或者看戏心态的人,在2017年再次掀开了原以为算是勉强好了的伤疤。 被针对者首先是我。为什么是我,大概是因为我已经工作有几年了,毛估估想想赚钱了吧。 为何这个时间,只是猜测,但大概很可能是我meimei距离大学毕业更近了。从meimei上大学起,据同mama每周电话里合计,她租住附近盯梢的“老鼠”就明显多了起来。 也是因此,mama换了好几次工作的地方,每一处都是因为被刁难才引发。 “这个人没老公的。” “这个人是没人要的。” …… 还有更难听的一些说法。 当年离家出走前,家里承包了果园,说起来mama是务农。应该作为父亲的那个人,在外还有泥水匠的活。在内,负责收走家里所有果园及养的几头猪的收成。 有一次,正好赶上有人来收,价格不错,是对面果园的老板好心告知的,我和meimei也帮着mama,全副武装大夏天里帮忙了一整个下午,就为了赶上这趟批量买卖。待算钱时,全程未出现、未帮忙的所谓“父亲”,及时出现,来负责从买主那收钱了,分文未留。 家中开销何处来?瓜果蔬菜地里有,其他的全靠mama私底下从果园收入里扣下来的。几个老主顾,知道点情况,但别人家的事也不好掺和,也就帮着我mama每次报给所谓“父亲”的人单价比实际低些。 所以当时,我和meimei的零花钱极少。就算有,也是50元可以整整捂一个学期都未曾花过,明白那份来之不易。 当然对外名头来说,借着我和meimei的不少。每次开学,借着我们学费名头,可以好几个人处借好几份,然后赌得开心、玩得开心,镇上非果园处的那处家里包养女人很开心。 这个所谓“父亲”的人,亲生的,有血缘关系。但每一天上学,不擅言谈的我,每次早晨、每次感冒咳嗽时都是在他“野种赶来的”、“biao什么”之类侮辱的词中度过。 高三的时光,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痛苦的。但我却极喜欢高三,因为上学需要去学校。学校里可以躲避家中无缘无故的硝烟。还有动不动看着家暴进行时,却帮不上mama丝毫。 有一次,上去帮我妈了,被劈头劈脑骂着“敢打你爹啊”,打到了桌边,又被狠狠一推。幸好摔下去的地方有个茶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