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三章 段永昌 (第2/2页)
么,现在基本的流程大家都已经清楚了,废话不多说,我们接下来正式进入会议的交流会,本次交流将持续两个小时,当然,根据各位交流的内容长短,我们也会随时调整交流会的时间。” 台上的主持人顿了顿:“当然,我们这边可是有食堂的,如果超过了时间,咱们还可以吃顿饭,然后继续开会。” 众人莞尔一笑。 “那么现在,我们有请林家村第一养殖户林恒飞先生,来讲一下他去年下半年到今年的现在,从事养殖业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同种养殖业的养殖户有相应的问题可以随时向林恒飞先生提问,当然,各位要注意时间。”话音刚落,主持人走到厂子边缘,一个中年男人走了过来,接过主持人的话筒,站了上去。 “大家好,我是林家村的林恒飞,相信各位老朋友对我已经不陌生了,新进入本次交流会的朋友们也不要着急,我们先进行交流会,稍后会讲一下我的履历……” 交流会很迅速,但是内容很充实,也很有干货,并不是什么虚头巴脑的东西。 尤其是,这些人在会议上交流的问题,都是养殖业遇到的超级难题,电力、温度、饲料、农户种植,肥料选择,土地肥沃性的处理,放牧环境的选择。各种散养和圈养的区别。 多种多样的分类,多种多样的内容,让人听的耳目一新,眼花缭乱。 很多人,都随身带着日记本和笔,遇到一些刁钻的问题,会同时记录下来。 当然,这个交流会是不允许私人带着相机和录音笔进行cao作的。 因为这都是政府带头发起的深度交流会,很多东西,都不能直接公布出来。 需要有官方渠道把资料筛选清楚以后,再进行公布。 其中的用意,当然每个人都清楚。 这是在保证各大参与会议养殖户养殖内容的绝对利益。 当然,这场会议因为有很多新人第一次参加,所以在会议的时间上,稍稍延长了半个多小时。 在时间进行到快结束的时候,主持人点了段文昌的名字。 听到主持人叫段文昌的名字,江远国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这个人,就是刚刚和他进行交流,甚至告诉他本次交流会会议流程的那个人。 江远国对段文昌的印象不错,而且蚯蚓,是他接下来准备要养殖的副业,当然得好好仔细听一听了。 江远国拿起日记本和笔,摆正姿势,仔细聆听了起来。 “大家好,我是段文昌,从事蚯蚓养殖业已经有三年了。不管是老朋友还是新朋友,你们只要想要养殖蚯蚓,各种问题都可以向我提问。我先说一下我养殖场今年遇到的问题。” 段文昌说语速适中,不快不慢,将他今年养殖蚯蚓遇到的问题简单说了一下。其实最多的,还是气候环境的影响,以及关于蚯蚓饲料,和养殖环境的问题。 当初,他一开始进行养殖蚯蚓的时候,用的是室内挖坑的方法,坑深度大概30厘米,然后放置蚯蚓幼虫和饲料等,但是那样效率也不高,于是用蚯蚓箱来养殖。 但是箱子养殖有一定的局限性,空间也小,不利于扩展。 最后,他选择了进行大棚养殖。 搭建好大棚以后,把田地处理了一遍,然后清理一些泥土,之后将一定比例的淤泥、泥土和一些相关的材料混合做成适应蚯蚓生长的泥土环境,放入大棚里头,然后把饲料调配好进行喂养。 他本来只是尝试性质的cao作了一下,结果这种情况效果好的简直让他吃惊不已,不仅仅解决了空间狭小的问题。尤其是大棚盖上草席之后,没有光的干扰,将会变成更加适合蚯蚓的养殖环境。 而且,利用大棚来进行养殖,还有另外一个好处。 这个好处,就是不用受季节变化,可以一年4个季度,12个月,365天不间断的进行蚯蚓养殖。 蚯蚓的成品大概20天左右会成长一批,而蚯蚓的效果,除了钓鱼,还可以进行药用、食用等多种用途。多种多样的销路方式,再加上一年四季不间断的进行养殖,这就是段文昌的致富经。 也是他的发展之路。 当然,每个人的爱好都不一样,他是专门通过努力钻研了这一行,所以就付出了相应的回报。 “好了,我今年遇到的问题和履历讲完了,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可以随时向我提问。” 段文昌深呼吸一口气,然后说道。 顿时,会议室内有四五个人举起了手,段文昌看了一下台下坐着的同行,突然一愣,随后笑了起来。 “那就请这位先生来提问好了。”段文昌一指江远国。 江远国听着段文昌的声音,收回举起的手,笑着站了起来:“恩,我有一个很基础很基础的问题,希望段先生不要介意。因为我也打算养殖蚯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