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风西来!!!(万字巨更,作者已经虚脱) (第3/3页)
百里封挣扎着攀爬过去,这性命当是拓拔月以珍贵丹药护住了心脉,才能够保住,可是气力却远不如往日。 他已将那钥匙取出,此时握着沾染了污泥的食物,大口大口地吞咽。 狱卒走了过来,看着狼狈吞咽食物,仿佛街边乞丐的秦将,不屑冷笑,复又想起哪位贵人在自己这里受辱,心中又怒又怕,抬起脚来,重重揣在百里封的身上,怒骂道: “不是说不吃吗?!啊?!” “现在吃起来像是只狗一样,嘿,还骨气,这也叫骨气?” “我呸!” 两侧秦军几乎怒不可遏,猛然起身,弄得身上锁链哗啦作响,引得狱卒一阵喝骂。 百里封却未曾反抗,任由那狱卒一脚一脚踹在自己的身上,任由伤势重新崩裂,只是自顾自地将那脏兮兮的食物吞咽入口。 “都说了……” “包子里面要有大葱才行……” 他低笑着。 大秦定北都护府内。 军令一层层上报,其上所言的举动不得不令人心中震动。 可是此地已经有十余年的时间没有过大动兵戈,都护府内谋臣武将争吵,一方愿为剩余可能存活的大秦铁卒而出兵,而一方则认为此事虽重,却需要斟酌大局。 吵得不可开交,天昏地暗。 无有一人认为为三名可能存活的秦军而出兵讨伐是荒谬之举。 而在北地车师国中。 百里封越发沉默。 可每日饮食送过来,却都吃得干干净净,毫不在意那些食物是变质还是根本就难以下口,整个人宛如顽石生铁。 他在那日之后,再也不曾见到过拓跋月。 唯独那名出身不凡的青年每日都会过来,百里封几乎日日嘲弄,自己的身子上,鞭打刑罚的痕迹越发多,也越发地狼狈,几乎如同濒死。 每日能够隐约听得到地牢之上有走动交谈之声,而且这声音还颇为密集,似乎在这车师国的边城当中是有什么大事发生,百里封心中有所期冀。 因为他明白,以自己此时的体力和武功,哪怕是已经有了拓跋月冒险送来的钥匙,想要带着两名秦卒离开这边城,也是堪称登天一般的难事。 必须要趁着城中发生某种事情,引得众人视线转移,才能够有那么一线生机。 第七日。 就当百里封的伤势稍有些微好转的时候,黑压压一片的地牢中重新响起了脚步声音,狱卒提灯过来,却不知是来了他的铁牢,而是去了另外两名大秦铁骑的铁牢当中,将那幸存下来的两人带出。 百里封心中下沉。 正当他以为自己等人还没有能够寻到离开的机会,便要迎来末路之时,那狱卒以钥匙把他这个铁牢也打开来,没有把他带出,反倒是将另外两名秦军也扔了进来。 略有些年迈的老狱卒带人将那两名秦军将士以锁链连接到两边备用的巨型铁球之上,又带人将百里封脚下锁链咔擦一声弄断,那狱卒嘿然笑着挥了挥手。 自后走出两名高大的胡人,一人一边,握住了百里封的手臂。 百里封神色沉静,未曾反抗。 任由那两人将自己抬起,却是直接将他四肢拉开悬在墙上,看似是没有了锁链捆缚,轻松了些,实则更是无时无刻不受到折磨,反倒更是磨人。 可是当那两人将他的手腕绑在墙上铁环上的时候,百里封却微微一怔。 那胡人所用的竟然不是铁链牛皮,而是粗壮的麻绳,这种绳索若是捆缚得严实,也会令他无法发力,可是这次分明弄得颇松,他挣扎一番,绝对能够令双手挣脱开来。 百里封看向那两个胡人大汉,并不能看得出什么不同之处,只是在他们额上以青色织布缚着一块圆石,和其余不同,那为首的老狱卒站到百里封的面前,笑道: “百里将军可舒服?” 百里封神色未变,只是笑道: “舒不舒服,不如老头你亲自上来试一试?” “或许你会比我更舒服。” “或者你让我来给你绑,我保证会让你很舒服的,哈哈哈哈……” 说到后来,似乎有些忍不住,大笑出来,另外两名秦军亦是大笑,令那数名狱卒面色都有些难看。 老狱卒神色微变,吐一口唾沫,冷笑道: “你们死期将近,也还敢嘴硬。” “若非三日之后,我车师国贵女要与北匈联亲,你们如何还能留下性命到现在?等到三日之后,大婚完毕,我二国永结为好,立下盟约,就拿你们祭旗!” “今次将你们放在一起,也只为了空出些人手,让这大典更为浩大。” “不要以为能够有生路,我们走!” 老狱卒呸了一口,带着人转身出去。 百里封脸上的微笑凝滞。 他们三个半废的秦卒想要逃出去需要边城发生大事。 三日之后,贵女联姻。 赫连郅支若要大婚,必然要有北匈王室在场,这绝无可能,也即是说,所谓两国之欢好,所谓盟约,不过是强逼,所谓的贵女联姻,也不过是做妾。 百里封的牙关紧紧咬住,遏制住自己不要喊出声来,可身躯却还是控制不住在微微颤抖着,心脏在不断抽痛,痛到他几乎要呕出血来。 两名秦军抬眸,看到那冲阵而来,已经能看得出未来风姿的将领头颅低垂,黑发散乱,整个人如同受伤之后,舔舐伤口的孤狼。 大秦都护府中,争端终于已经结束。 战马开始集结,一柄柄大秦战刀拔出刀鞘,缚在腰间。 ………………………………… 三日时间,不过须臾转瞬。 车师国的边城原本是为了防备他国兵锋,自然不是繁华之所,虽然没有办法和大秦的都护府相提并论,但是无论如何也是肃杀的地方。 可在今日里,这地方却已经一改往日的模样。 兵马虽然依旧驻扎,可这城里,却处处张灯结彩,一片红色令人心中喜欢,城中之人大多未曾见到如此的景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