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一章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第1/1页)
赵桓盯着自己的大臣们,声音异常平静的说道:“朕以为你们会理解朕的苦衷,可是没想到你们的想法,依然与朕背道而驰。” 今天宇文虚中代为传递的金国国书,被鸿胪寺的寺正在朝堂上读了一遍。 朝堂上经过了赵桓御驾亲征前的一次洗礼,经过了李纲的洗礼,现在能够站在朝堂上的人,已经换了两茬儿。 结果面对金国的议和文书,朝堂的朝议依然是一边倒的趋势。 同意议和。 李纲看着面色如水的官家,他不知道说什么好,自己的这位官家,跟过去的官家实在是差距太大了些。 简直就不像是老赵家的人。 对待金人上,官家的态度,从登基到今天,一直是一种十分决绝的态度。这种坚决的态度,就是征伐。 绝不停休、决不投降、绝不议和。 李纲也算是官家第一批重用的官员了,从最开始官家对金人的态度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你死我活! 到今天,已经收复了燕云十六州,而平州作为金人的地盘,自己这位官家也啃下了一块。 这还不满足,依然要征伐。 对于金人,在官家这里没有任何的妥协。 对待宋人,却极其意外的宽厚,特别是对待那些百姓。尤其是从河东路和关中考察归来的官家,对百姓更是仁厚。 这次金人的国书,在朝堂大臣们看来,完全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好时机,而且金人的要求也不是很高,以实际控制地区为界限,定下国界,约定为兄弟之国,国主以长齿轮。 燕京路以燕山为界限,而云中路以张家口云州一线为界限,双方罢兵言和。 就是既定的实际控制区域。 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每年宋向金国,赐银十万两,绢三十万匹,至平州交割。 在奉圣州,也就是张家口涿鹿县,互设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在朝臣们看来,这就是又一次的澶渊之盟,可以给宋国带来百年的和平。没有什么不能接受的。 李纲俯首劝道:“官家,金人浪子野心,灭我大宋之心不死,可是我大宋经此一战,河东路、河北西路、河北东路,还有新收复的燕云失地,都需要休养生息,不宜继续开战了。” “臣保证,三年!只需要三年,我大宋再有雄兵十万,百姓盈车嘉穗,我大宋必定国泰民安!届时官家就是打到黄龙府,老臣也不会劝官家罢手。但是现在大宋真的不能打了。” 赵桓的脸色才好看了点,这才是大宋忠臣! 和其他的大臣不同,李纲深知金人之祸,并非癣疥之疾,而是大宋的心腹大患。 他提出议和的依据是大宋现在需要休养生息,现在赵桓所有的兵力,都部署在了燕云十六州,和金人死磕。 李纲的担心,赵桓也知道,怕打下去,百姓不断的南逃,导致那个赵佶在南方彻底做大。 而且现在因为燕云兵力的牵扯,导致南方的赵佶,赵桓没有兵力去“平叛”,只能用阴险的法子。 特别是解散了禁军的关键时刻,大宋的确需要休息。 赵桓盯着李太宰说道:“李太宰所言,朕能不清楚?只是不知道李太宰想过没有,金人会给我们三年的时间吗?三年?一旦停战,金人甚至不到半年,就会再次卷土重来。” 李纲皱眉……金人当议和是开玩笑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