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院_第四卷 第一百一十七章 踏上艽朝(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卷 第一百一十七章 踏上艽朝(上) (第1/1页)

    六月五号,里十二院首任副院长李小洛的生日。

    在这一天,里十院和里十二院以及阴阳师共同为她举行了一个人多、热闹但却不怎么花钱的生日会。

    而另外一边,就是王曦等人穿过界门,尝试与遗人进行首次对话的日子。

    地府本来派出的是黑白无常两位阴帅,只不过最后觉得他们还是不要出面。阳间事阳间了。

    至于里院,领这趟差事儿的,依次是杨允佶、王曦、小一、小柳琴乃。

    除此之外,还有一名道家的云良道长,以及一名佛家的不慧大师。

    这样,比较有头有脸的老牌势力,都算有了个代表。

    只不过,此行真正的任务,到底是什么,却只有杨允佶和王曦二人知道。

    其他的人,还真以为是去和遗人谈判的。

    这样也好,到时候他们的表现,会使得他们这次的任务看上去更加真实,具有迷惑性。

    这也是让道家佛家以及阴阳师参与进来的原因。

    要想骗过敌人,就得先骗过自己。

    不仅对佛道两家如此,里院对自己人也一样。

    甚至好多人都根本不知道有他们这个特殊的小队存在。

    出发的时间选在上午九点,开启界门的地方则在河阳市的那条大河上方。

    常玉亲自设置了阵法,确保无人打扰,也无人能够看见这里发生的一切。

    没有过多的话语,该嘱咐的,都嘱咐的差不多了,任务的细节也都反复推敲过多次。

    这个界门只要开启之后,就会一直派人在此负责维护,确保它不会崩塌失效。

    里七院的内科主任余婉,将会在此坐镇。

    按照约定,只要她和任何一个人之间的一线牵断掉,便会视为任务失败。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里三院便会立刻组织营救。

    任务之所以延迟到今天,便是需要等待各院以及地府的人员到位。

    此刻,里三院辖区内的极阴之地,总共隐藏着三万阴兵,而能够白天现身的狼军,还是少了些,只有八千。

    在里院的推演中,王曦一行人此次行动,应该能获取大量情报。

    所以,哪怕任务失败,付出再大的代价,也该将他们给救回来。

    同时既然任务失败,也就说明双方没有通过和平手段解决问题的可能。那就更应该做一些准备。

    杨允佶在使用手机确认对面没有陷阱之后,第一个踏过了界门,然后大家依次进入。

    这边,依旧是个好天气,春夏之交,气候宜人。阳光很柔和,一点也不刺眼。

    脚下是一片丘陵,爬满了青草,间或点缀着一些类似于鬼面花的花朵,五颜六色,颇为艳丽。

    稍远处是一座巍峨的青山,粗略估计一下,望不到头,只是连绵起伏,虽不是名山大川,也一样壮丽雄伟。

    王曦深深吸了一口气,鼻间便传来了熟悉的青草清香。

    “视频信号清楚,测试通话情况。”耳麦里传来了常玉的声音。

    王曦低头检查了自己胸前的摄像头,然后依次报数,表示目前通话无障碍。

    “这座山,汉安血战的时候,我见过。”王曦道。

    小一也随即附和。

    杨允佶点头。

    从目前已有的线索来看,艽朝的版图很小。

    但是这个“版图很小”,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呢?

    如果要以现代地理学和物理学来解释的话,就有些说不通了。

    我们自然而然会把这边脚下的土地也想象成一个球形。

    可是那样的话,重力加速度不可能和这边如此相似。

    大家并没有感觉到身体有额外的负担。

    进入异界之后所感受到的不适,仅仅是来自于灵魂上的。

    所以,他们倒挺想去艽朝所谓的边境去瞧一眼。

    如果顺着一个方向一直走下去,最终又回到了原点,那么构建地理模型的时候,就可以参照现有经验。

    可如果是遇到了一个类似于禁制或者rou眼可见的确存在的不可逾越的边境的话,那就按照艽朝阴间的情况进行建模。

    此行他们的目的是直接与长端帝进行对话,要想如此,首先便是需要和遗人发生接触。

    按理说,搞出点儿大动静来,是效率最快的办法。

    但是那样,自己这边所表现出的敌意就十分明显,不利于接下来的任务。

    “那边。”杨允佶指了一个方向,“应该会有人。”

    王曦望了过去,发现不远处有一条蜿蜒的小河,甚至还看到了一座小石桥。

    “虽然秀气了一点,但也算绿水青山了。”王曦道。

    说完,一行人开始踏上了行程。

    大约在走出一里路之后,和常玉之间的联系便开始受到影响,不管是通话还是视频,都变来不稳定。再走出一两百米,便彻底失去了电子讯号。

    这一切都在众人的意料之中,也不强求,继续赶路。

    石桥很简陋,但还算小有智慧,有效、坚固、简洁,承载行人没有问题。

    站在石桥上,顺着土路的方向望去,就可以发现一个小小的村落。

    算算时间,大概上午十点左右的样子,可却有炊烟自一些屋子传出。

    村子的一旁,则是一大片庄稼地,里面有人正在劳作,不过看上去很是悠闲。

    “稻作和薯类作物。”杨允佶道。

    王曦道:“不奇怪,他们关注华夏那么多年,将这些传回来很正常。这个村子,规模不大,按照经验,数一数屋子,大概有四五十户,考虑到他们仍处于封建社会,一户人口算五六个,人口也就两三百上下。但是这庄稼……可不止能养两三百人啊……而且他们为什么那么闲呢?六月正是农忙时节啊。”

    “估计其实已经忙完了吧……先视频录下来。专业人士还能看出更多。”杨允佶道。

    他们在桥上站了有一会儿,已经有村民注意到了他们。

    不一会儿,十来个汉子便手持棍棒以及各式农具迎了上来。

    “杨主任,这里面有青壮年。”王曦悄悄道。

    有青壮年,那就说明长端帝的军队,还有着扩充的余地。

    看来他真的学了很多。

    如果将这些青壮年招进军队,那么就会丧失劳动力,使整个国家负担更重。

    村民们在桥头处停下了脚步,虽然都拿着简陋的武器,可也只是杵在地上,并没有摆出剑拔弩张的架势。

    “有劳各位,引荐一下村长。”杨允佶道。

    一个三十岁左右的汉子站了出来,道:“我就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