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99章:大功告成!终极真相! (第2/2页)
圣庙一事,想要掀起惊天事变,想要把科举舞弊办成铁案,想要借机灭掉沈浪逼迫国君宁元宪妥协退让。 还是祝弘主一语定乾坤,压制群臣,没有了朝堂官员的支持,那些哭圣庙的书生们没有半点作用,秋风扫落叶一般直接被灭了,惊天的事变,瞬间消弭于无形。 这次同样如此! 宰相祝弘主一旦开口,就一定要成真。 现在几乎没有任何人能够否定祝弘主,后果太严重。 祝氏家族势力纵横整个东方世界,在大炎帝国也是顶级豪门。 当年姜离覆灭,宁元宪作为他的崇拜者,也遇到了巨大的麻烦。 所谓巨大的麻烦,很有可能就是退位之危,甚至可能是生死之危。 因为当年姜离覆灭之后,有好些个国家都被定为了姜离同党。 有些国家的君主,直接被罢黜了。 而有些国家,直接被大炎帝国联军发兵灭之。 宁元宪不但崇拜姜离,而且还和姜离有婚约。 在关键时刻,他废掉了王后,立祝氏为后。 祝氏家族在炎京周旋,这才让宁元宪有惊无险地渡过了致命危机。 所以宁元宪这个相父,真不是随便叫叫的。 只不过祝弘主有权臣之势,却无权臣之举。 他知道自己威望太高,权力太大,所以基本上不出现在朝堂上。 可他一旦出现,一旦开口。 那谁也阻止不了。 国君宁元宪笑道:“相父这个提议好,众卿认为如何?” 下面文武官员纷纷拜下道:“甚好,臣等赞同!” 国君宁元宪又道:“张翀,你可愿意去吗?” 张翀拜下道:“臣愿往!” 国君宁元宪道:“拟旨,册封张翀为艳州下都督!” 至此,这件事情尘埃落定。 次日,张翀离开国都,前往艳州赴任。 说来这个位置差不多半年多前就是他的了,结果绕了一大圈后,还是回到了原点。 只不过此时张翀身份已经完全变了。 他不再是祝系官员。 本来有人把他定为了太子一系的叛徒,但经过祝弘主的举荐之后,张翀身上这个叛徒的罪名被洗清。 他彻底成为了中立派系。 这是一种潜规则。 原本张翀已经靠近沈浪和宁政王子一系。 但是祝弘主大手轻轻一拨。 从今以后,张翀只能保持绝对的中立。 沈浪对你有救命之恩,那我祝弘主对你也有不杀之恩,举荐之恩。 你张翀要么拒绝艳州下都督一职。 你要接下这个官职,那就代表着你已经默认和宁政一系划清界限。 你和沈浪的私交,我们不管。 但是在政治上,绝对不能有瓜葛了。 若答应,未来尚书台某个宰相的位置还是你的。 若不答应,就面临着祝系的全面打击。 一旦祝弘主决定打击他,那张翀可以说毫无还手之力,必死无疑。 沈浪救不了他,卞逍勉强能救下他。 但卞逍不会为了张翀得罪祝氏,而且就算卞逍能够保得住张翀,却也保不住他的政治生命。 张翀别无选择。 他感激沈浪,甚至和沈浪算是知己好友。 但他不可能会为了沈浪而放弃自己的政治理想。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张翀去赴任的时候,沈浪没有相送。 而张翀离开之前,也没有和沈浪告别。 两人私交依旧在,但是在政治上再次划开一道平行线。 沈浪心中叹息。 这位宰相大人才是真正的高手啊。 大声无音,大象无形。 他的出手看上去仿佛毫无烟火气息,也没有争锋相对,连斗而不破都谈不上。 表面上看,他甚至没有丝毫针对沈浪的意思。 然而,他却轻而易举断掉了张翀投靠宁政一系的后路。 要知道,张翀可能是唯一能效忠宁政的大臣,而且还是一个超级能臣。 按照原本的计划。 太子一系疯狂攻击张翀。 沈浪在国君面前死保张翀,关键时刻宁政去求卞妃,让威武公卞逍出手,正式想国君上奏讨要张翀。 这样一来,张翀和祝系,太子一系彻底决裂。 宁政对他有救命之恩,艳州下都督一职某种程度上算是宁政赐予的。 祝弘主轻而易举断了这条路。 关键他这一手,沈浪无法防御,无法反击。 因为人家压根就不算对你出手。 ……………… 国君仿佛知道沈浪内心郁闷。 张翀赴任后的第二天,就正式下旨。 册封兰岺为长平侯爵府主簿,从六品官职。 册封苦一尘为长平侯爵府千户,兰一,兰二……兰十等十人,册封为长平侯爵府千户。 至此! 宁政算是真正的开衙建府。 整个架子,彻底搭建起来了。 …………………… 太子府! 太子宁翼如同往常一样,手里总要把玩着一件什么东西。 这次他把玩的东西看上去有些特殊,仿佛是一个骨头。 这算是一个舍利子,悬空寺送来的礼物。 本应该供奉起来的。 但太子依旧在手中把玩。 “查清楚了吗?” 卓昭颜道:“已经查清楚了,兰疯子和那十个乞丐,全部都是特殊血脉者。沈浪想办法激活了他们的血脉,所以他们就恢复正常,而且在武举考试中脱颖而出。并不是说一个月的训练就有这么厉害,而是将过去几十年的血脉力量全部释放了出来。” 此时,太子府主簿问道:“那能不能利用这件事情打压沈浪,将这些人定为姜离余孽?” 卓昭颜摇头道:“不行!卓氏家族覆灭后,大炎帝国反而在这件事情彻底放开了,这些特殊血脉者不算姜离余孽,他们连钟楚客都放过了。” 太子府主簿道:“大炎帝国皇帝陛下,难道就这样彻底释怀了吗?” 卓昭颜道:“卓氏领养卓一尘,被定为姜离余孽,惨遭灭族。但从那之后,大炎皇帝下旨,姜离造反之时,这些特殊血脉者年纪尚小,心中没有是非,不知者无罪,天下诸国放心用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