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1章 心愿 (第2/3页)
求人家甲方为了将就他而降低要求。 他知道,如果这事放在巩运明身上,巩运明肯定已经让队伍入驻工地来表明自己合作的诚意了。 而且,如果已经入住工地,即便没签合同,即便甲方再不讲究,也不会拒签合同把工程包给别人了。 他原来在单位听业务科的人说过跑一些大项目时候有多艰难,求爷爷告奶奶,折腾多少天才能把合同签了。 他也听巩运明说过几次他开始单干时跑项目的艰难,相比而言,到目前为止,他在这个事件中应该算是很顺利了。 想到这些,柳侠鼓起了劲,骑上车子到仁义路中学重新打印合同。 合同打印完,刚刚九点半。 柳侠早上出门前已经把一天要用的菜都洗出来了,因为按他原来的想象,双方经过讨价还价把细节确定,然后再签合同。差不多一晌也就过去了。 他和祁越约好了一点到锅洼村看房子,这个时间正好。 但现在,柳侠看了看天,想了一会儿,决定去建材市场跑一趟。 两个耳房里的浴盆和坐便器都已经安装好了,东西是他柳凌和猫儿一起看着广告图片上选好,由柳凌抽空去买的。 王德邻原来和柳侠提过一句,说他家的卫生间也快改造好了,到时候两家一起去买洁具,可以多打点折。 可柳凌说,如果他们和王德邻一起去购买这一类东西,免不了会被他影响。 王德邻和他们家的经济水平不在一个层面上,即便两家一起买会有比较优惠的折扣,最终的价格肯定也远远高于他们现在最适当的购买能力。 所以柳凌做主,他们自己早早就把洁具都买回来,让建筑公司的人直接给安装了。 不过墙砖和地砖还没买,建筑公司的人说,地面和墙面需要时间来干燥,否则贴上瓷砖后,墙体和地面的水分散发不出来,房间以后容易返潮。 柳侠觉得干燥半个月左右应该足够了,但如果到那个时候,他正在工地忙,恐怕就没时间去买东西了。 他也不想让猫儿去,买东西不但浪费时间,还非常消耗体力,猫儿现在身体不好,而且还要抓紧时间复习功课。 最主要的是,如果让猫儿去买,小家伙一看那价格,肯定就不要了。 猫儿喜欢的图片上的几种瓷砖都比较贵,柳凌去建材市场看了好几次,也狠劲地砍价了,可最后还是超过预算很多。 柳凌想让两个卫生间用不同的材质,节省一点钱,同时让猫儿满意,被柳侠一口否决。 柳侠决定现在去看看,无论价格如何,今天他都要把东西买下来。 柳凌看中的那几家店的名字柳侠大概都记得,他挨着进了一遍,一个小时后,他在最大的那家店里交了定金。 他给猫儿打了个电话,告诉他送瓷砖的人大概三点左右到,让猫儿把钱准备好。 猫儿一听价钱就炸了:“怎么这么贵?咱们荣泽家里的瓷片不是一毛多一块吗?” 柳侠说:“我喜欢这种,看了这种就看不上其他了。” 猫儿在那边安静了片刻后才说:“小叔,是不是我待见哩那几种都可贵?” 柳侠说:“咱都待见那几种啊孩儿,反正你现在再叫我买赖哩,我是不想要了。” 猫儿又停了一会儿,说:“那中,你叫他们送吧。” 从建材市场出来,柳侠在一个小店吃了碗炸酱面,然后直奔锅洼村。 他到的时候十二点五十,祁越已经找好了目标在等着他了。 锅洼村整体和老杨树胡同那边不能比,村里最好的房子也就是跟石榴树中等的房子差不多,就这样的还不超过五家,大部分都是这些年陆陆续续盖起来的红砖瓦房或平房,可能因为最早的时候宅基地和房子的基础都不好,即便是新盖起来的房子,房间也都不大。 祁越看上的这家户主姓马,坐北向南的院子,有上屋和东西厢房三所红砖瓦房,现在只住着户主老两口。 他们的儿子做生意发了大财,在市里买了套房,还买了汽车,四天前刚刚搬走。 马家收拾得挺干净,十来只鸡在院子的一角用网圈起来养,院子里有水管,房间因为一直有人住,也不需要大收拾,现成的有两张床和简单的桌椅衣柜,卜鸣和万建业带上铺盖就能入住。 柳侠只需要给关强和浩宁再买两张钢丝床。 锅洼村正处在繁华和破落的交界点,算是拥有地利优势,所以村子里现在至少有一半人家都有房子在出租。 有了那么多先例可以参照,房租谈起来很顺利。 东厢房最北头一间老夫妻要给儿子留着,其他五间柳侠都租了下来,房子一个月五百五,水电费一个月五十,柳侠当场交了六百。 柳侠考虑,哪怕他打算以后所有的后期工作都由自己来做,也还是要让卜鸣单独住一间房。 万建业也一样。 如果关强和浩宁是水文队的工人,柳侠可以让万建业和他们同住一间,但现在这种情况,万建业肯定不能和关强浩宁一样的待遇,所以他也要住单间。 关强和浩宁一间,还有一间做饭,另一间专门放置仪器,中午如果柳侠不回家,也可以在这间屋子临时休息。 房子安置好,柳侠给怀琛打了个电话。 罗家老夫妇搬走后,冬燕对家里进行了大改造,厨房改造时候淘汰下来的锅碗瓢盆,包括刀具灶具,都被冬燕洗的干干净净放着,现在她已经给柳侠准备好了。 祁越开着车和怀琛一起,一趟就把东西都搬过来了。 怀琛干着活,一个劲埋怨柳侠固执,说大老远的从中原租仪器,劳民伤财,反正以后总是少不了,干嘛不干脆自己买个全套呢,谁刚开始做生意不借钱? 柳侠知道怀琛的意思,可他真的不想处处给曾广同添麻烦,买房的钱还没还呢,就又借钱买仪器。 在锅洼忙活完,天已经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